搜索
关于宋朝「闲坐」的诗词
  • 1 [宋] 朱淑真

    《春日闲坐

    社燕归来春正浓,摧花雨晴一番风。
    倚楼闲省经由处,月馆云藏望眼中。
  • 2 [宋] 释智圆

    《湖上闲坐

    终日湖亭坐,悠悠万虑闲。
    眼前何所有,寒水与秋山。
  • 3 [宋] 邵雍

    《燕堂闲坐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
    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
    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
    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 4 [宋] 邵雍

    闲坐吟》

    当年计过之,今日事难随。
    天命不我佑,云山聊自怡。
    无何缘淡薄,遂得造希夷。
    却欲嗤真宰,劳劳应不知。
  • 5 [宋] 郑清之

    《雨后闲坐偶成》

    秋霖得晚晴,景色似郊坰。
    山向闲中碧,云从阙处青。
    檐牙抽宿溜,木杪挂疏星。
    一枕便高卧,清风入暑棂。
  • 6 [宋] 郑清之

    《觉际闲坐纪所见》

    蛛网雨中时恤纬,蜂屯衙后自婴城。
    竹根得土笋争长,纸隙受风窗善鸣。
  • 7 [宋] 曾巩

    《茅亭闲坐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絃叹余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协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 8 [宋] 陈文蔚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无奈世皆然。
    盈亏消息因而悟,万事支颐一听天。
  • 9 [宋] 陈文蔚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此理分明见中偏,何时讲习到同然。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
  • 10 [宋] 陈文蔚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昏花病眼已经年,世味甘酸总澹然。
    堆案文书浑不读,一灯危坐晚凉天。
  • 11 [宋] 陈文蔚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珍重羲黄书一编,昔经秦火不能然。
    君今於此得消息,岂外吾身更觅天。
  • 12 [宋] 杜范

    闲坐有感偶成古风简刘会之高吉父康司理》

    虞夏几百载,继以周礼乐。
    洋洋雅颂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贫富均,薄海咏康乐。
    姬公同圣贤,积累亦不薄。
    宜其垂万代,整整守矩彟。
    宁知不数传,板荡已非昨。
    丘赋鲁史书,田畴郑谤作。
    滕君谩忧勤,毕战空唯诺。
    成古犹有憾,此岂易商榷。
    矧今千载后,而欲强复剥。
    州县工罟阱,黔黎惴沟壑。
    世道日浇讹,禁历不可缚。
    我尝三太息,...
  • 13 [宋] 赵崇森

    《隐逸》

    懒散数椽下,于人无所求。
    静观棋得趣,闲坐石忘忧。
    对酒红生颊,孤吟白上头。
    高山有佳趣,便欲作清游。
  • 14 [宋] 林景熙

    《溪亭》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 15 [宋] 李昉

    《退官诗》

    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昼枕静欹地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 16 [宋] 叶采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 17 [宋] 邵雍

    《不寝》

    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
    殿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
    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
  • 18 [宋] 韩维

    《窊樽》

    闲坐闲行水际,自吟自啸云根。
    过尽春风秋月,无人共醉窊樽。
  • 19 [宋] 寇准

    《夜望》

    南亭闲坐欲忘机,望久前村岛屿微。
    数点寒灯起烟浪,江艇应见夜渔归。
  • 20 [宋] 顾逢

    《赠僧》

    繁华举世皆如梦,今古何人肯暂闲。
    唯有东林学禅客,白头闲坐对青山。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