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 欲向黄梅问消息,背阴合有两三枝。 |
| 薄衣初试晓寒轻,云阁残阴雨弄晴。 落去好花微有恨,生来野草半无名。 丹心爱国劳难破,白发欺人镊又生。 瘦绕石栏三十匝,绿杨何处脆莺声。 |
| 清明又向客中过,忆著家山事若何。 未及扫松徒怅恨,偶因得句漫吟哦。 六旬身切忧怀少,九十春光阴雨多。 对景岂宜虚负却,把杯须拚醉颜酡。 |
| 莫道柴门窄,断无车马声。 苦吟成集少,久病见人生。 花落寒犹在,春阴雨未成。 渔村名自我,鸥鹭勿相轻。 |
| 盍簪谭旧梦,持酒送余春。 天地绿阴雨,江湖白发人。 时平销剑气,客久积衣尘。 又出重关北,斜阳独问津。 |
| 独居无与往,况此阴雨天。 起来复何有,诗书散我前。 偃卧一榻上,读书疲复眠。 经纶负夙志,跌荡穷吾年。 |
| 县曹逢节犹忙迫,阴雨乘秋每接连。 九日欢娱异前日,几年晴霁有今年。 湖山入座褰珠箔,萸菊挼香荐玉船。 帽委西风判一醉,故人应未笑华颠。 |
| 拂拂轻阴雨麹尘。 小庭深幕堕娇云。 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 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 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
| 昨日北风频打头,今朝风定却安流。 江山如画供诗眼,阴雨无端酿客愁。 |
| 亭午还同晓,馀春只见寒。 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 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 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
| 去矣两黄鹄,归与一老翁。 秋虫阴雨里,夕鸟水云中。 今古唯愁在,乾坤总幻空。 诗成无寄处,沙上伫来鸿。 |
| 城阴何有唯蓬翳,为乏人工欠除剃。 连朝阴雨早始晴,照眼黄花惊嘒嘒。 结根失所少陵悲,晚何用好退之诗。 那知是物有奇操,要并岁寒松柏知。 |
| 文江别后又三年,别后三年诗几篇。 老去莫思身外事,命穷甘作饮中仙。 天阴雨溼龙归海,云淡风轻鹤在田。 回首西湖湖上路,新蒲细柳为谁妍。 |
| 潭国寒多春事迟,南来地暖意都迷。 城阴雨过腊初近,梅子青青桃满蹊。 |
| 溽暑快新霁,湿风生夕凉。 屋解挂月盘,潋滟冰玉光。 飞虫细可数,夜气收莽苍。 境胜玩不足,横筇据胡床。 孤生念沪落,静思还惨伤。 山林平时心,政坐多激昂。 习懒性已成,投閒计为长。 明宵恐阴雨,不睡庸何妨。 |
|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劳人。 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 供盐贫亦办,荐酪远无因。 便可呼杯勺,数朝阴雨频。 |
|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云不还。 |
| 阴雨春三月,倦游天一隅。 故难同类我,还复叹犹吾。 不惑防终蔽,无闻恐遂愚。 犹欣得师友,可以慰羁孤。 |
| 乾坤冷气积,无日不阴雨。 涔涔昼连宵,檐声暗砧杵。 田间愁老农,道上泣行旅。 首尾四周旬,泥深污后土。 有时暂止息,无奈云仍聚。 晴阳出复没,明灭见林莽。 万事姑置之,所伤在秋稌。 何岁无凶荒,中原尚豺虎。 军食竟不充,馈饷尤艰苦。 稽首望羲和,披阴照寰宇。 |
| 我涉江东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 朅自婺源来,阴雨连朝夕。 瘦马逼云际,又断檐间滴。 顾我亦何人,市朝欲扫迹。 平生诗酒交,落井仍下石。 那知涉畏途,乃烦造化力。 要知万里行,人谪非天谪。 衡云霁韩愈,海市呈苏轼。 君知此理不,鬼物护狂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