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传陕右定天都,西域新来汗血驹。 旧府折冲三十六,尽依铜虎铸兵符。 |
|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 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 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 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
| 残方岁已晏,层阴万里生。 何如苦寒际,子有关陕行。 风烟正浩荡,夜雨吹成冰。 时危壮士志,日暮游客情。 感子请别意,令我肚胆倾。 告之以尽言,念子远徂征。 聊代绕朝策,勉旃图令名。 |
|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 谢脁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
| 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 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南方未迴日,何处暂编茆。 |
|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
| 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 瑶台钟鼓长依旧,巫陕烟花自不同。 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 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 |
|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
|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 椶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 下车遥想无余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
| 豫动三灵赞,时巡四海威。 陕关凌曙出,平路半春归。 霍镇迎云罕,汾河送羽旂。 山南柳半密,谷北草全稀。 迟日宜华盖,和风入袷衣。 上林千里近,应见百花飞。 |
| 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 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 函谷乱花明剑珮,灞桥垂柳拂旌旗。 不同调鼎民皆乐,奏甸欢呼陕服悲。 |
| 三朝元老帝长城,胸贮雄边百万兵。 太尉领军陪汉相,上公分陕护周京。 卿云不散投戈色,夜雨犹闻洗甲声。 白袷青编无一事,萧然还是旧书生。 ¤ |
|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
| 陕高名身姓杜。 金间隔从来作。 寿年方七十五。 能住。 人百岁超尘虑。 净归清明又著。 常认得梨花数。 行已知藏洞府。 仙簿。 功元入蓬莱路。 |
|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 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 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 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
| 少宰分封出御批,二函新册烂金泥。 恩波入渭天潢近,使节临关华岳低。 铨事暂辞流内外,民风兼问陕东西。 肩舆不觉驱驰倦,余兴犹能及品题。 |
|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
|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
| 咸阳天下险,洛邑天下中,潼关睥睨周西东。 君自三川历三辅,分陕经营王命同。 登车慷慨千人雄,矫若八翼凌苍穹。 左冯翊,右扶风,汉阙秦畿指顾通。 为将匣里双龙剑,掷作天边二华峰。 |
| 苍鬓萧疏并曲台,北门笑口屡同开。 仲升投笔燕南去,王粲从军陕右来。 月冷戍楼悲短笛,天寒戎幕赖深杯。 更为后会知何地,终日思君首懒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