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豪衰季此并吞,形势当时苦未论。 不见江山开北户,竟随玉驾走中原。 雄心尚记苍崖石,战血今消折戟痕。 枯冢至今余拱木,夹城风雨有孤魂。 |
| 昊天厌新乱,炎刘嘘复然。 天子吾故人,不事胡其贤。 维此一抔土,体魄之所存。 清风激岩谷,劲气出萧兰。 中有高空云,日夕相与旋。 化为千尺虬,下饮清冷渊。 为霖既靡试,翻身入长烟。 犹疑动星辰,亟去不敢邅。 我见重再拜,毛发凛冲冠。 缅怀东京日,惕然思执鞭。 |
| 君臣垂令名,千载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贤。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陇存。 髑髅已成泥,清风播椒兰。 先生汉之龙,当与造化旋。 胡为抱明珠,终身堕深渊。 云台空自高,视之若轻烟。 归耕富春山,高卧无迍邅。 服我羔羊裘,还君鵕鸃。 脱去金笼头,不受牧者鞭。 滩水清见石,客星长在天。 |
| 杏艳桃光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 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汉苑花。 |
| 嵩高云气晚嵯峨,清洛西风咽急波。 水色山光浑似旧,汉家陵墓夕阳多。 |
| 高阙塞头杀气横,居延川内少人行。 黄沙欲没李陵墓,明月长悬苏武城。 |
| 心地终输范粲安,鱼熊兼得古今难。 永嘉陵墓温明器,得似安平素木棺。 |
|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犹含古木春。 君入台城须访问,个中定有六朝人。 |
| 幼时桑梓敬,耆旧惜凋残。 萧诚师吾剑,庞言遗以安。 天乎非不寿,命也亦何叹。 谁笔延陵墓,鸣呼永不刊。 |
|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
|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 |
| 阿眺青山自一村,州民岁岁与招魂。 六朝陵墓今安在,只有诗仙月下坟。 |
| 野草生烟日暮时,六朝陵墓转凄其。 家缘解道鸠偏巧,但取枯柴一两枝。 |
| 国破空陵墓,时移改要冲。 人随幽谷路,县隐乱山峰。 零落荒祠树,悠扬晚寺钟。 犹传仙旧隐,跨鹿有遗踪。 |
| 寒骑瘦马度山腰,目断青溪第一桥。 尽是帝王陵墓处,野风荒草暝萧萧。 |
|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汨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字,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
|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
| ...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 笑言何时,写我相思。 知君去扫严陵墓,只把清尊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约陈实,联骑须来踏春色。 西湖千树花正繁,莫待东风吹雪积。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本醒。 人生行乐耳,何必千秋万岁名。 |
| 诏许诗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晋徐州。 炉边肠谷日长昼,琖底醉乡天不秋。 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 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
| 中国衣冠尽,孤臣蹈海边。 秦思鲁连操,汉忆翌生才。 天远文星隐,江平尽鷁摧。 人寻芳草去,雁到故乡来。 山色摧行櫂,波声送客杯。 身还苏武节,梦泣李陵墓。 水落蛟龙缩,城空鼓角人衰。 苍梧浩荡,黄屋浪崔嵬。 夜雨江蓠湿,春负杜若开。 只令少微动,慎莫应三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