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宿郎官帐,高风隐士庐。 岁寒知劲柏,日暮厌轻车。 德齿周三老,身名汉二疏。 回头八男子,玉立照阶除。 |
| 隐士云凝北山麓,将军树竦碧崖寒。 乌犍户富犁千亩,苍簳梯空擢万竿。 荦荦马鞭贪快睹,森森僧席饫奇观。 未应泉石减天竺,自古英灵招考槃。 |
|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
| 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 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 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 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著鞭。 |
|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
| 湖中有隐士,或谓千岁人。 大儿严子陵,小儿贺季真。 姓名莫能知,况可得疏亲? 有竿不钓鱼,秋晚香粳新。 |
| 举世无非逐臭夫,卜邻幸喜得文儒。 堵居原宪贫而乐,瓢饮颜回退若愚。 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庖厨。 古来隐士无过此,叹息吾今德已孤。 |
| 山房閒伴白云栖,琴不须弹听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号,西湖隐士旧传衣。 粤亡未合鸱夷去,蜀远难随杜宇归。 亦欲共君联石鼎,龙头豕腹怕相识。 |
| 一纪钱塘去未能,寒梅凉菊暑天冰。 春风七宝山头寺,夜雨三茅阁上灯。 和靖不生无隐士,道潜如在可诗僧。 大船相聚惟歌舞,小舫渔翁采芡菱。 |
| 芜湖还似鉴湖春,我亦归来贺季真。 好赋俱陪招隐士,耦耕长似问津人。 襟怀处处尊前好,花柳番番雨后新。 谁道只凭诗遣兴,却因雕琢费精神。 |
| 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 招客远郊常置驿,论文古训旧笺诗。 汉庭行曳尚书履,泾谷曾刊隐士碑。 今日湖亭共游汎,追怀子美昔同时。 |
| 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 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 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 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 |
| 南馆著隐士,幽爽似僧舍。 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 人行鸟不惊,客至鹤先迓。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 倾樽对贤圣,飞笔追鲍谢。 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 |
| 秋风戒寒雨三日,空村无人暮萧瑟。 北窗书生万卷书,齿豁头童真可惜。 轮囷新蟹黄欲满,磊落香橙绿堪摘。 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 士生蓬矢射四方,扫平河雒吾侪职。 湖中隐士倘可逢,握手与君谈至夕。 |
|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 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 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 笛声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终不贬。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
|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
| 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隐士庐。 二十四篇风月句,几千万卷圣贤书。 地偏自觉因人重,日涉从教与世疏。 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 |
| 南邻隐士龙虎鼎,东寺比丘坚密身。 欲知十室有信处,顾此两贤非世人。 战胜天魔初起定,宝成丹灶不妨贫。 何时共此闲居士,紫领长衫乐社神。 |
| 云容冉冉碧於衫,蟾影腾腾稳胜骖。 万壑凉声生木末,一天秋色满江南。 闻鸡漫起狂夫舞,扪虱谁从隐士谈。 坐想诗翁搜好句,初机还许学人参。 |
| 未扣玄关隐士居,曾寻旧绣理天吴。 自从拭目来冰鉴,悔为儿啼拆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