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月淡欲失,禋禋逼初曙。 屋外鸟声多,应知有嘉树。 残香掩幽寝,未事澄纷虑。 颇似宿东岩,僧斋竹深处。 |
|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
| 野老何所将,春醪及园蔬。 遥遥适我舍,相与为欢娱。 上谈羲皇际,下逮唐与虞。 秦汉无足论,且复话樵渔。 樵渔虽微贱,颇似淳古初。 戒之勿易言,相顾但嗟吁。 且尽一日乐,焉能念其余。 |
| ...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 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 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 |
| ...身西北望长安,眼中一朵红云团。 天门欲往涩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难。 嗟哉出处谁得似,颇似吴下吴生宽。 吴生作诗忽盈纸,送君还到春闱里。 春闱多士多如蚁,勿将老少分忧喜。 君不见韩昌黎、张童子,同是陆公门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声名 |
| ...云白。 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 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 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 万里沧浪一片秋,安得闲身此中老。 |
|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
| ...共众芳狎,远逝忽与洪波奔。 千形万态极幻化,仓卒逢之安可论。 就中巨者称赤鲤,卓荦颇似鲸与鲲。 仰窥河汉若咫尺,俯视江海如罂盆。 岩峦变,风雨作,走天吴,驱海若。 流云掣电同挥霍,喷沫浮沤满寥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