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鼓孤眠内守。 重把玄门频扣。 唤觉个中人,自是玉关无漏。 无漏。 无漏。 姹女婴儿携手。 |
| 我圃黄花晚,君行不下舆。 屏居甘寂寞,佳节愧空疏。 小待西风急,频游夏屋渠。 开时即重九,那恨子来徐。 |
| 鸟啼花开千万思,春色醉人成午睡。 烧香扫地一室间,藜床布枕平生事。 君知章华久寂寞,楚梦无人惮青兕。 东风转野作晴雷,荡蹙山川作红翠。 白日下照七泽宽,孤城楼观失余寒。 颇怪故山频入梦,年来真厌楚人餐。 |
|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
|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 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 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 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
| 有客陈兵画,功成欲霸吴。 玉颜承将略,金钿指军符。 转佩风云暗,鸣鼙锦绣趋。 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 掩笑谁干令,严刑必用诛。 至今孙子术,犹可静边隅。 |
| 青天为被地为毯。 覆灵源。 照心田。 玉汞金铅。 两脉吐流泉。 自是道芽横碧汉,频浇灌,再新鲜。 云朋霞友暗相传。 意绵绵。 运胎仙。 密锁玄关。 光透九重天。 丹就万神齐庆贺,真灵性,复朝元。 |
| 仲宣徙倚思归后,又复谁传独步名。 自昔城闉虽尚在,至今波浪未尝平。 半规赤日沈荒渚,一缕黄烟起废城。 梅落碎花催塞色,葭横响叶弄边声。 惊寒牧马频回顾,趁暖宾鸿渐北征。 况乃有怀伤岁暮,登楼那不动乡情。 |
| 质如金石坚,文比锦绣新。 利锥亦颖透,大朴终还淳。 忆昨慨其离,早合仪朝绅。 于今悄复去,奈何犹选人。 西风管摇落,黄菊别有春。 茫茫九衢内,白汗沾红尘。 谁抛连城富,却买径寸珍。 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 |
| 逆旅频争度,郊原一振衣。 联镳寻胜去,高盖拂林飞。 访古江山是,怀人岁月非。 禅林最安稳,栖鸟亦深依。 |
| 重楼起城阴,乘高望四极。 列峰横青天,飞雪千里积。 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 莫怪频东向,上有思归客。 |
| 十月清霜后,孤舟颢气间。 酒边颓白日,棹底倒青山。 境胜欢忧泯,吟频物象悭。 吾侪一笑后,鱼鸟伴谁閒。 |
| 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信逐残梅到,花従半夜匀。 旋消微覆瓦,狂下亦欺人。 压竹时闻落,埋萱久未伸。 山川蒙不解,楼观洗成新。 拥褐僧方睡,开门客屡嚬。 爨烟知岁稔,履迹笑吾贫。 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寒鱼争就汕,烛酒颇无巡。 预喜田宜麦,盘餐饼饵频。 |
| 我自山中,渔樵冷族。 一丘一壑平生熟。 朅来江海寄余生,心兵语阱频奔北。 九里灵河,十分光烛。 分辉借润须邻曲。 柳家兄弟莫瞋人,狂奴小户元低促。 |
|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 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
|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
| 天地生奇兽,朝廷宠近臣。 覆鞍须用此,投网为何人。 梨栗恩虽厚,云山梦想频。 烦君远相惠,时为一沾巾。 |
|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
| 王门嘉礼万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 花烛喧阗丞相府,星辰摇动远游冠。 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 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 |
| 笔下陈无己,香分一瓣奇。 有孙今见嫡,得髓政忘皮。 怀旧书来日,惊人语妙时。 犹思频咀嚼,咽子百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