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1],山中岁月[2],海上心情[3]。 |
|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
| 漫漫东风百草长,夭桃如笑柳如妆。 惟凭酒作青春敌,收拾风光入醉乡。 |
| 诗道风光在水西,水西我意未为奇。 若教南北东溪去,更费诗人无限诗。 |
| 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
| 小池惊雨已无荷,池上芙蓉映碧波。 初试晨妆铜镜净,未醒卯醉玉颜酡。 一秋造化全种此,十月风光尚属他。 除却篱边丛菊伴,别谁能奈晓霜何。 |
| 白衣苍狗变浮云。 千古功名一聚尘。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 雨後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
| 摩挲石刻拜方兴,误国从初恨老秦。 十六州归仍遗虏,百馀年事语谁人。 出师表在今如始,堕泪碑存旧似新。 江水江花岂终极,风光一任转青春。 |
| 小结衡茅避市喧,寒流觿觿抱孤村。 扉悬白板心犹远,几隐乌皮道自存。 傍岸渔舟分爨火,倚窗明月引开樽。 寂寥何限幽栖意,不识风光似陆浑。 |
| 西湖一曲百泉通,漠漠青山绕梵宫。 故国园林秋色净,明朝风雨桂花空。 银笙玉笛清歌外,画舫珠帘落照中。 人物风光两相称,儿童遮莫笑山翁。 |
| 大龙景物最幽妍,涧水山花照眼鲜。 坚固法身何必问,风光长在劫壶先。 |
| 世间多福是行人,到处风光属此身。 戏效尧夫吟数首,芒鞋楮盖不知贫。 |
| 上清日腹正便便,剩纳风光似辋川。 晓雨洗开新绿岸,晚霞蘸出嫩红天。 鞭浮野竹数茎笋,叶俯秋荷几柄莲。 不是西湖最佳景,更於何处著癯仙。 |
| 自从忧患长精神,兀坐斋房过了春。 凿落盏乾官烛暗,樗蒲齿龀旅囊贫。 皇天老眼非尘世,白日闲愁自替身。 一段风光好如画,未须全与路行人。 |
| 春日好风光,寻观向市傍。 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⑴。 |
| 闲地三寸刃锋芒,匝地风霜定纪纲。 若是丈夫真意气,任君敲磕振风光。 |
| 翠微四绝载蓬瀛,柳引游人入画屏。 诗借乐天传得远,出因和靖隐来灵。 半空梁驾桥阑赤,一道腰分草界青。 妆点风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
| 清润风光雨後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
| 近腊风光一半休。 南枝未动北枝愁。 嫦娥莫是见人羞。 么凤不传蓬岛信,杜鹃空办鹤林秋。 便须千杖打梁州。 |
|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 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 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