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威音佛已前,向虚空里架榱椽。 至今景定年之二,往却门风尚俨然。 |
| 破晓东风尚作寒,孤筇随客已媻姗。 绝知蚤起非吾事,要趁梨花带露看。 |
| 同云收万里,斜日已三竿。 有鸟皆潜迹,无风尚送寒。 晴檐如下雨,枯涧忽鸣渊。 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
| 山岩水缭石为城,千古馀风尚典刑。 竞诧君王启蓝缕,不无艇子载娉婷。 流连犹问圭堪柲,兆朕虚传蜜作萍。 更惜谗锋发兰尚,只今日月炳骚经。 |
| 潇洒桐庐县,名闻汉代余。 民风尚耕钓,土物富薪蔬。 江水连衢港,云山带越墟。 终期置茅屋,邻近钓台居。 |
| 对月重兹夕,吟风尚昔怀。 思君兼野水,恨我局空阶。 意向元相似,言谈自莫谐。 忽思成简寄,还觉费安排。 |
|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 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 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 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
| 别来书渐少,家远梦徒归。 念去燕来鸿,愁随秋到, 旧盟新约,心与天知。 楚江上、木落林稀。 西风尚隔心期。 水阔草离离。 更皓月照影自伤悲。 |
| 达人志莫测,变化犹鹏鹍。 倏忽翔九万,虞罗空见存。 庄生挥楚璧,仲连却秦军。 峻武薄层汉,高情寄浮云。 昔过聊城侧,复经濮水濆。 余风尚不泯,肃肃来清芬。 ¤ |
| 吾儿此地偶钟英,绍我家风尚典刑。 所幸吾师知此意,殷勤为我谢山灵。 |
|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
| 云梦泽南春欲还,柯山鹎鵊晓关关。 幽人梦觉殷勤听,落月江风尚薄寒。 |
| 旧时日月,旧日山川。 东西不易,南北不迁。 水云杂杳,龙象骈阗,古佛家风尚俨然。 雨过千林开以幄,月临双沼浸银蟾。 |
| 轩轩黄冠师,胄出水曹后。 流风尚诗癖,圣处坐参透。 赛裳红尘外,心赏山水秀。 浑融入芒端,字字遗氛垢。 云雾巧载缝,冰雪工刻镂。 编成者山岁,光怪射牛斗。 |
| 永寿开新邑,长沙返旧茔。 金葩冷钿轴,粉字暗铭旌。 薤久露难湿,兰余风尚清。 庆锺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
| 池上新秋帘幕卷。 菡萏娇红,鉴里西施面。 衰柳摇风尚柔软。 眠沙鸂鶒临清浅。 新翻归翅云间燕。 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 独倚阑干暮山远。 一场寂寞无人见。 |
|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远道。 秋阳既已后,朔风尚兹早。 那知羁旅臣,宁有佳怀抱。 鬻田就远宦,廪薄不得饱。 故乡虽难归,成里生且老。 及今翻滞留,悠邈不能到。 客中更作客,此意将谁告。 妻儿重相别,更语各善保。 蛩鸣幽砌苔,马齕荒原草。 深羡田中人,春禾复囷藁。 |
| 辞华已独步,政治复无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载二天。 於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 |
|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 少室真规。 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妥来,象骨家风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
| 春阳气示胜,重为阴所乘。 涔涔积雨阕,惨惨余寒增。 流云郁不开,烈风尚凭陵。 夜阑闭户牖,青晕生昏烟。 僮仆悉已眠,书几久欹凭。 涉猎阅旧闻,暂使心魂澄。 有如行役归,丘园恍重登。 又如远别离,邂逅逢友朋。 嗟嗟宦游子,何异鱼人罾。 夺其性所乐,强以所不能。 人生本不劳,苦初外物绳。 坐愁清日出,文墨来相仍。 吏徒分四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