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嚼血渍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 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 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 试把睢阳双庙看。 只今事业愧蹉跎。 |
| 群峦马上俯崔嵬,海色遥临睥睨回。 万里职方周地尽,千秋风气汉时开。 危峰春晚常吹雪,急峡天晴忽起雷。 闻道粤南犹列戍,将军谁是伏波才。 |
|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 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 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 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
| 书种开风气,儒声动海涯。 一门团义聚,千里择名师。 重卦终须卜,留耕已可菑。 贤书初入贡,玉树影参差。 |
| 白紵舞女杨花轻,玉笙学得悲风鸣。 烂然繁星上华檠,凉苑夜宴风气清。 美人酒半妆脸明,宝钗绾髻歌欲倾。 良宵人人愿君醉,岂问遍谁得君意,君其欢娱至万岁。 |
| 数友越州居,无书无三年。 台州已无数,逢人每相贤。 日夜已远友,远者隔蛮烟。 风气不择州。 俗情轻目前。 管鲍死何处,寄酒洒其阡。 |
|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
| 林间风气杳无踪,欲遣谁人慰病慵。 丐友何颜堪著论,祭拿无泪可沾胸。 不知心逐摇摇旆,反为官怜楚楚松。 最是少眠多念处,暝鸦残月五更钟。 |
| 三月牡丹方盛开,鼓声多处是亭台。 车中游女自笑语,楼下看人闲往来。 积翠波光摇帐幄,上阳花气扑樽罍。 西都风气所宜者,草木空妖谁复哀。 |
|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
| 行年六十三风气,齿发虽衰志未衰。 耻把精神虚作弄,肯将才力妄施为。 愁闻刮骨声音切,闷见吹毛智数卑。 珍重至人尝有语,落便宜是得便宜。 |
| 年律将穷天地温,两州风气此横分。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隔水丛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间看夕曛。 |
| 威凤来翔羽翼新,蓝溪风气益温醇。 彤墀看唱三名外,璧水犹登四十人。 |
| 七闽天南陬,实惟文明方。 风气一以开,文治何其昌。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无疆。 开端固匪易,再造伊谁当。 |
| 岁首未入春,风气已稍和。 我睡意慵起,如此鸣禽何! 驾言之东园,落海亦已多。 江南无坚冰,绿池生微波。 挹彼蒲萄醅,酌我鹦鹉螺,虽无丝与竹,倚树自高歌。 矫首东南望,稽山郁嵯峨。 儿曹幸力穑,老子得婆娑。 |
| 晓出东郊跨蹇驴,弄晴微雨润如酥。 犬依桑下鸟犍卧,鸠杂花间黄鸟呼。 杨柳嫩摇风气力,稻秧新著雨工夫。 农家滋味谁右得,饱饫豚蹄酒一盂。 |
|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
| 青帝收寒岁令回,彩幡今胜下天来。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 发逐时光明似雪,心谙世味冷于灰。 西堂梅蕊今年晚,应待安舆到始开。 |
| 尝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闲。 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 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 古人夸一宿,三宿我才还。 |
| 日宫朝绝磬。 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 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 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 风气动天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