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贤元不减缁衣,客到公家如所归。 二浙声名三鹗荐,四山风物一翚飞。 桑榆冉冉身先蜕,兰玉森森家正肥。 人有百身宁可赎,发棠谁复济齐饥。 |
|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
| 一还初服谢朱轓,自爱吾庐堪避喧。 书为倒囊收万卷,玄因拙宦草千言。 院中流水鸣残雨,窗里青山近小园。 已觉林丘容懒慢,更看风物满前轩。 |
|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 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 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 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
|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
|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 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 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 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
| 寒雪飘飘白昼昏,征骢晓发向孤村。 途中风物来时异,吟罢新诗击酒尊。 |
| 向来曾醉呼猿洞,乱石崩云拥坐隅。 谁料七闽烟瘴底,半岩风物似西湖。 |
| 吴中风物最娇饶,百里春风酒旆摇。 往往贵人留骑从,少年丛里贳金貂。 |
| 梨雪东城又回春。 风物属闲身。 不堪禁酒,百重堆按,满马京尘。 眼青独拄西山笏,本是个中人。 一犁春雨,一篙春水,自乐天真。 |
| 风捲清淮夜不休,晓惊急雪遍郊丘。 坐令和气三边满,便觉胡尘万里收。 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 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
| 回肠无奈别愁煎,待得鸾胶续断弦。 最忆钱塘风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
| 屈曲新堤,占断满村佳气。 画檐两行连云际。 乱山叠翠水回还,岸边楼阁,金碧遥相倚。 柳阴低,艳映花光美。 好升平、为谁初起。 大都风物只由人,旧时荒垒,今日香烟地。 |
| 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 杖刊灵寿木,轮里溴梁蒲。 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 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
| 去年醉到江花老,忧患相宽独与君。 今日天涯又春色,却寻高处望吴云。 青红染出化成寺,罗縠翻开秀水纹。 风物感人音信少,眼前双燕谩纷纷。 |
| 百尺楼头水际天,楼东直与海相连。 江山气古南朝后,风物神清北固前。 沙鸟晴栖甘露月,布颿时度广陵烟。 何年乞得丹阳守,来此登临养浩然。 |
| 城南有佳园,风物迎马首。 但赏主人竹,王饮主人酒。 红日媚紫苔,轻风泛春柳。 |
| 舟车历尽险,风物乃还君。 俎肉应多味,虞韶不复闻。 林鸣异音鸟,山冒欲晴云。 若吊张丞相,空祠旧近坟。 |
| 炎方风物异,岁事总难期。 腊尽虫无蛰,春来鸟不知。 豆花开旧荚,榕叶落新枝。 因忆燕山雪,阳和似有私。 |
| 羡君席上碧云句,吟尽江南烟雨村。 岂惜笙歌连夜醉,且看风物逐春新。 花开花落何时尽,间是间非愁杀人。 何以阳台云畔曲,细声拂拂下梁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