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进无因见老成,一觇风采快平生。 南来幸有同寮契,西去宁无惜别情。 五载官联亲懿德,远夷君长慕清名。 明时用取真才具,休使诗声只自鸣。 |
| 玉筍班中第一人,堂堂风采照公卿。 箕裘四世儒科贵,簪橐三朝法从荣。 广厦细旃多启沃,黄扉青琐罄忠诚。 经纶未了犹遗恨,信史空留后世名。 |
| 黩货无厌政贿成,几年蔀屋不曾晴。 击奸霹雳从天降,烛物晶明揭日行。 影在乌台已风采,特烦龙节更澄清。 儿童走卒更相顾,夹道传呼司马名。 |
|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
| 曲江人已矣,风采独依然。 薄宦何曾显,英名到处传。 诸公交荐士,造物竟遗贤。 穷达君应悟,怡神向九泉。 |
| 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 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
| 犹记当年玉筍班,凛然风采动朝端。 壮怀漫拟麒麟阁,直气曾缨獬豸冠。 太白风姿图像见,卫公英爽梦魂寒。 四州巷哭多遗爱,留取甘棠勿翦残。 |
|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
| 紫泥芝检下遥天,绣斧荣更竹使权。 六辔周王新礼乐,重湖楚国旧山川。 澄清风采生麾节,眷倚精神跳动邃綖。 早晚沙堤归步稳,二台齐色耀星躔。 |
| 舂容听履上星辰,玉笋班中第一人。 暂藉威名分阃寄,剩留风采照廷绅。 何人重记西山雨,老我空伤南浦春。 此去莫贪为郡乐,紫枢黄阁待经纶。 |
| 传家学术用如新,风采英英照七闽。 澄按并开都督府,平反专奉太夫人。 关河未定心忧国,麾节相仍泽在民。 闻说青云多故旧,不应久作外台臣。 |
|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 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 彷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 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
| 招麾不可独斯人,中外称为社稷臣。 永叔未容居四谏,鲜于且起福全闽。 光华濡辔今新遣,风采埋轮又一新。 命下八州俱鼓舞,紫霞老守喜津津。 |
| 持节南来耸百城,就分帅阃握边兵。 尽令殊俗窥风采,更许佳山托姓名。 岘首要须刊伟迹,习池底事著狂生。 风流人物今宗主,物物俱蒙不朽荣。 |
| 四镇名藩忽十春,归来白首两朝臣。 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犹期秉国钧。 退食图书盈一室,开樽谈笑列嘉宾。 昔人风采今人少,恸哭何由赎以身。 |
|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 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 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 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 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 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 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 |
| 先生一饭不忘主,诗句端如杜少陵。 敬读新编二百首,凛然风采照隆兴。 |
| 潇洒五湖仙。 踏遍尘寰。 吟哦长忆两松闲。 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 风采照衰残。 妙语冷然。 妓围香暖簇金蝉。 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 |
| 当年构华居,权焰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于下乐。 我来陵谷余,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余怍。 |
| 起家从吏役,宁为贪无鱼。 游乐废山泽,怀归畏简书。 文章簿领外,风采折腰馀。 卧辙从兹始,为谋未觉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