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羡丛菊并二螯,羡君出语真俊豪。 崛奇退之石鼓句,清逸永叔庐山高。 壮怀倾倒涌泉寺,健笔嘘吸沧海涛。 后期进步登大顶,上续风雅卑庄骚。 |
| 介石翁来契所思,骚吟风雅尽追随。 庾清鲍逸可无酒,岛瘦郊寒只有诗。 原不染尘圭窦适,未能忘世璧雍驰。 赋违恰限江天雪,说向梅花心事知。 |
| 唐子能诗世一家,不矜纤巧翦天葩。 直闚六义追风雅,世上骚人谩苇麻。 |
| 先秦古书世已稀,国风雅颂声又微。 彼美人兮在天路,马蜷局兮将安归。 古人所怀已汩汩,今人所怀又忽忽。 我亦东西南北人,相逢且尽杯中物。 |
| 少陵合与古诗班,不是诗家持论宽。 风雅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 |
| 君诗企风雅,圣处同天工。 笔阵有前敌,一战可勒功。 夜光谢牛斗,耿耿崔嵬凶。 肯顾马千驷,甘心因诗穷。 |
| 京都繁盛谁比矣,十二楼台重重起。 九衢车骑日喧喧,广陌欢呼歌帝里。 我今御宇临天下,物泰熙熙忻朝野。 村夫击壤荷丰年,侯门朱紫皆风雅。 无为一坦已成功,关防绝虑闲战马。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夏。 |
| 水阁中宵动,寥寥起远思。 秋风生折苇,星彩动寒池。 白社孤前约,青云少旧知。 苦吟空自叹,风雅道由衰。 |
| 动静非常态,超然西去心。 水期经洛听,云约到嵩吟。 斋访烟村远,禅依竹寺深。 祇应风雅道,相府是知音。 |
| 落手新诗吮复吟,自甘壁角挂枯琴。 祈光已吸金茎露,张野俄聆帝乐音。 疗我平生风雅渴,放君高步隽英林。 人间梦想珊瑚树,龙护灵湫万仞深。 |
| 丽句清言继风雅,手开云汉焕天章。 珠玑散落佳山水,奕世人薰一瓣香。 |
| 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与人无轸域,於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 |
| 秋风惨欲割,秋月明不发。 谁令声名高,竟使寿命折。 往年失四灵,诗道微一发。 缟素革织组,宫徵节乱聒。 力排唐末陋,意与风雅轧。 清庙不待陈,黄壤讵能没。 新篇今寂寞,故墨慎无忽。 |
| 振俗还风雅,乾坤觅句中。 夔皋渠合遇,郊岛我甘同。 浩荡投鸥不,清和翻燕风。 相投两无语,声远莫摩空。 |
| 甘棠风雅美贤臣,伐树凄凄亦圣人。 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谁知素教长多难,我向清朝自不辰。 听讼何如使无讼,与君忧道合沾巾。 |
| 周衰风雅变,诗匠著禅衣。 身世閒雲片,烟霞共鹤归。 引泉凉月动,扫径落花飞。 自信干时拙,终求对掩扉。 |
|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 今观天马非凡种,肯厌家鸡问外人。 力大鳌来吞钓饵,心专虱看似车轮。 盛年出手追风雅,莫与香奁作后尘。 |
| 中官促召走双骖,诏许从游圣泽覃。 历览仙山瞻凤阁,径行禁籞识龙潭。 万方宁谧宜游豫,一曲升平乐宴酣。 浅薄承恩愧无补,原歌风雅继周南。 |
| 古制虽存事一新,奇峰时作火云升。 凭风高栋能虚爽,欲雨炎天故郁蒸。 适意浮沉多野果,热中咀嚼喜清冰。 别裁伪体亲风雅,若比阴铿岂敢膺。 |
| 北风声熄南山微,谁息风雅呼於时。 歌黄三章未纯古,叙白一段空爱奇。 台高皆羡雨花落,檐短独愁冰柱垂。 墨客如林笔如冢,莫於诗上更题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