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苦雨客西湖,汤饼经营至午无。 穷老复能逢顺境,归林聊得保残躯。 亲情饮食烦相问,朋友歌诗似稍腴。 永感情怀更衰病,可怜儿辈事庖厨。 |
| 病作因循一月前,岂期为苦稍淹延。 朝昏饮食是难进,躯体虚羸不可言。 既劝佳宾持酒盏,更将大笔写诗篇。 始知心者气之帅,心快沉痾自释然。 |
| 天地劳覆载,日月劳往还。 此尚不能息,何况在其间。 鸟兽饮食外,悠悠无食悭。 如何人异此,昼夜机相关。 顾我道何如,心足身长闲。 |
|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 朝晡细嚼家常饭,一卷神农本草经。 |
| 客路逢寒食,清明未到家。 起居须药饵,饮食任鱼暇。 水净垂垂柳,风迟艳艳花。 兴来随处乐,不复问年华。 |
| 年增血气减,药密饮食稀。 气象不堪说,头颅从可知。 忽作少年梦,娇痴逐儿嬉。 觉来一惘然,形骸乃尔衰。 梦中观河见,只是三岁时。 方悟梦良是,却疑觉为非。 |
| 每度过东邻,乐邻愈觉勤。 既来长是愧,相见只如亲。 饮食皆随好,儿童亦自忻。 吾乡有是乐,何必更求仁。 |
| 夏日山居好,鸡鸣桑柘烟。 笋摇知狖过,草偃觉鹅眠。 休问田园计,聊随饮食缘。 经营空自苦,烦恼更谁怜。 |
| 一心忧道不开眉,懒扣黄扉谒故和。 有累只因难弃鹤,无疑何用苦求龟。 常厨饮食夷齐辈,晚笔文章汉魏时。 冷笑富家钱塞屋,兰亭谁更有真碑。 |
| [太簇徽二奏]雍纩在宫,翼翼在庭。 灯相休嘉,肃雍和鸣。 神嗜饮食,明德惟声。 绥我思马,式燕以宁。 |
|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
|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左车右耍}。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 此物何丑恶,犹胜螺蛳蚬。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彼士不为惭,吴人休独愐。 岂须若中州,牛羊烹大脔。 |
|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家在浙江东畔住。 离家一程远一程,饮食不同言语异。 今之眷聚昔寇仇,开口强笑心怀忧。 家乡欲归归未得,不如狐死犹首丘。 |
| 太极分阳阳,生生之谓易。 易有乾之元,生意露沙息。 先生易中行,日用而饮食。 全体纯是仁,本自玄中得。 克己下工夫,心台皎如日。 处则为颜曾,出则为禹稷。 所以学易斋,孜孜奉天职。 满腔皆春和,八荒开寿域。 |
| 南方有珍禽,鸣声天下奇。 毛羽黑如漆,两脸凝璚脂。 燕赵佳公子,笼槛以自随。 童子重丁宁,饮食必以时。 将献上林苑,来巢万年枝。 待之岂少恩,不免加絷维。 珊瑚真珊瑚,碎琢良自悲。 中原寒气深,风土非所宜。 |
| 洙泗千载孤,师友道已寂。 柯山风雪间,古韵响金石。 予生眇云晚,志苦毛发赤。 大道惟一中,如渴饥饮食。 智过愚不及,均之失天则,虚舟发真机,户庭满春色。 印之贤圣言,充然乃有得。 |
| 细雨添春色,微风净闸流。 徂年半今世,生计一扁舟。 饮食随鱼蟹,封疆入斗牛。 江波方在眼,转觉此生浮。 |
|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 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 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 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 客至不出迎,予非敢疏懒。 |
|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 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 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
|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