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高僧屋数椽,珊瑚碧树绕阶前。 过桥云磬天台寺,泊岸风帆日本船。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 百年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 |
|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 为恨烟溪生处远,自寻云径劚将归。 有时风雨闹不解,只恐蛟龙活欲飞。 好向繁梢结秋实,丹山正是凤凰饥。 |
|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
|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
| 剪自幽岩侧,高僧忽见遗。 看云欹尽日,书雪握多时。 节冷虫微蠹,根闲藓暗滋。 旧山泉石在,归去赖扶持。 |
| 华鲸呼客响修廊,杖履来游檐葡堂。 窣堵擎天光缭绕,远山排闼翠昂藏。 高僧宴坐须古,县尹新题诗句香。 |
| 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 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 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 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
| 我寻三十高僧阁,还有支郎第一流。 湖上风烟留晚照,山中草木带边秋。 水晶宫开碧菡萏,金粟堆呼黄栗留。 马题诗■■■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
| 片片分明是六花,迷人只见乱如麻。 穷阎处士愁穿屐,明眼高僧笑点茶。 十二玉楼开阆苑,三千银界遍河沙。 解空老子能提唱,郢曲幽兰未足夸。 |
| 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 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
| 高僧如云不受缚,乌藤五尺陪行脚。 几年陈迹旋磨牛,一日横空出笼鹤。 江山悠远天宇阔,眼力穷时吟吻渴。 含新嚥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 |
| 征君一月不出屋,客来喜值清秋时。 会稽录事应当别,笠泽高僧定赋诗。 新月忽从溪上出,清尊还向竹间移。 殷勤持寄于高士,切莫愁吟两鬓丝。 |
| 忆昔荆州屡过从,当时心已慕冥鸿。 渚宫禅伯唐齐己,淮甸诗豪宋惠崇。 老格疏间松倚涧,清谈潇洒坐生风。 史官若觅高僧事,莫把名参伎术中。 |
| 九霄心在劳相问,四十年间岂足惊。 风动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 |
| 峦光设色浅深间,万瓦鳞鳞鉴碧湾。 孤塔自来当沔口,高僧相过说庐山。 常时杯底沈黄鹤,每就堂中乳白鹇。 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 |
|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 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 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 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
|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
|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缘。 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鸟名。 )聒昼眠。 惟有两株红杏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
|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
| 放船直到栖禅处,万顷湖心一径开。 绿树鸟惊风落果,碧潭龙去水生苔。 西岩尊宿传灯在,东海高僧杖锡来。 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无地著纤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