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 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 |
|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
|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
|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
| 楚之襄王问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 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
| 二更二点二更深。 宫钟声绝夜沈沈。 明月满天如写金。 同光共影无昏沉。 起来间操无弦琴。 声高调古惊人心。 琴罢独歌还独吟。 松风涧水俱知音。 |
| 小园斑驳花初发,新乐铮摐教欲成。 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 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 |
| 旧弦解,新弦张,冰丝牵愁六尺长。 宽急频从指边听,金雁参差移不定。 新弦响高调勿促,不如旧弦弹已熟。 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他日愁如旧弦弃,泣向罗裙带头系。 |
| 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 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 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 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来能不能? |
|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
| 功名适意片云过,措大风情老未磨。 斗酒尽时谋妇得,小诗成后唤儿歌。 江湖萍散愁云隔,门巷苔深旧雨多。 高调数来吾已怯,春风花鸟奈愁何。 |
| 许氏世工诗,浑棠格力微。 独能兼古律,无不是珠玑。 捧卷光蓬室,停车照竹扉。 阳春复高调,自昔和人稀。 |
| 吟哦两夫子,濯濯春月柳。 金石相击撞,论文自为友。 我欲和阳春,高调不容口。 披玩若为称,朝酣玉台酒。 |
| 凉蟾吹浪罗衫湿,贫看无眠久延立。 欲将高调寄瑶琴,一声统断霜风急。 骨膠难煮令人伤,茫然背向西窗泣。 寒机欲把相思织,织又不成心愈戚。 掩咏含羞下阶看,仰见牛女隔河汉。 天河虽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见。 独此统断无续明,梧桐乐上不胜悲。 抱琴晓对菱花镜,得恨风从手上吹。 |
| 湘中十七门,层层居中央。 经宫自何代,傅是汉定王。 穷力致远士,侧身思咸阳。 地褊乃后绝,炎灵久无光。 今非昔所望,林麓深青苍。 歌舞来其上,军营在其旁。 国人记本始,祠典修凼赏。 嘉节近楚俗,羁怀渺湖乡。 野菊岂不采,含英待秋霜。 风骚企高调,登览独成章。 |
|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
| 徐卿寒夜弹玉琴,冻云妒月波澄阴。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楼前玉妃坠。 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 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 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 老龙吐珠亦洒洒,山鬼摇闩走堂下。 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 曲高调古人不识,侧耳西楼咽筝笛。 |
| 思生晚眺,岸乌纱平步,春云层绿。 罨画屏风开四面,各样莺花结束。 寒欲残时,香无著处,千树风前玉。 游蜂飞过,隔墙疑是金谷。 偏称晚色横烟,愁凝峨髻,澹生绡裙幅。 缥缈孤山南畔路,相对花房竹屋。 溪足沙明,岩阴石秀,梦冷吟亭宿。 松风古涧,高调月夜清曲。 |
|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 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 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 看冰肌玉骨,诗家漫道,银蟾莹、白驹皎。 楼上角声催晓。 是东皇、丝纶新草。 青旂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 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 |
| 楚之襄王问於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 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後来感慨起危楼,足接浮云声出屋。 中古客应无,怊怅鲲鱼孟诸宿。 楼倾复构春又春,酒泻琉璃烹锦鳞。 青山绕栏看不尽,眼穿荡桨石城人。 去知何在,寒花雨歛自生嚬。 今闻太守新梁栋,试选清喉可动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