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 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能几人?  | 
|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 
|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 
|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客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  | 
| 客来舒长簟,开阁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扁舟往江东。  | 
| 拖网潭上归,孤烟出峰背。 稍没寒雾中,微明秋雨外。 起我江湖心,鲈鱼方可脍。  | 
| 秦淮酒家来泊船,鲈鱼一斤三百钱。 船头买鱼酒新熟,却忆耶溪歌采莲。 醉来起舞落日晚,挥手弹铗风泠然。 少年不作长安客,老去逢秋头雪白。 兴周须求渭水才,安汉园公安在哉。 眼花齿折竟何益,好放陶潜归去来。  | 
| 回车院子未回车,三载疲民咏袴襦。 借寇已承英主诏,乞骸须上老臣书。 黄金蜀柳笼朱户,碧玉湘筠映绮疏。 因问满筵诗酒客,锦江何处有鲈鱼。  | 
| 露叶犹青,岩药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 
| 莫怪归心甚速,西湖自有蛾眉。 若见故人须细说,白发倍当时。 小郑非常强记,二南依旧能诗。 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 
|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 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疏。 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 
| 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隐士庐。 二十四篇风月句,几千万卷圣贤书。 地偏自觉因人重,日涉从教与世疏。 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  | 
| 七泽三湘碧草连。 洞庭江汉水如天。 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 明月棹,夕阳船。 鲈鱼恰似镜中悬。 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 
| 回车院了未回车,三载疲民咏夸襦。 借寇已承英主诏,乞骸须上老臣书。 黄金蜀柳笼朱户,碧玉湘筠映绮疏。 因问满筵诗酒客,锦江何处有鲈鱼。  | 
| 浙水东西两节旄,君今于此握戎韬。 油囊仙姥流霞酒,鳅穴灵胥白鹭涛。 盘石起家传典训,翘车开幕聘英髦。 子牟江海终非久,剩鱠鲈鱼把蟹螯。  | 
| 叠鼓嘲喧,彩旗挥霍,苹汀薄晚,兰舟催解。 别浦潮平,小山云断,十幅饱帆风快。 回想牵衣,愁掩啼妆,一襟香在。 纨扇惊秋,菱花怨晚,谁共蛾黛。 何处玉尊空,对松陵正美,鲈鱼瓜菜。 露洗凉蟾,潦吞平野,三万顷非尘界。 览胜情无奈。 恨难招、越人同载。 会凭紫燕西飞,更约黄鹂相待。  | 
|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 
| 千舻并进一舠还,五色泉南屋数间。 渐近夕阳宜少息,未先朝露敢希闲。 案头缃帙茫如海,足底青鞋剩有山。 最喜鲈鱼不时样,登盘依旧玉鳞斑。  | 
| 京洛缁尘点素衣,秋风日夕唤人皈。 鲈鱼不解疏张翰,羊酪偏能留陆机。 二晋兴亡几春草,三吴人物尚渔矶。 空令千古华亭鹤,犹为诸贤说是非。  | 
| 专菜鲈鱼意未疏,归来端为忆吾庐。 纵变衮衮皆忘倦,豪气飘飘尚不除。 赖有一经如长孺,休嫌四壁似相如。 小窗宴坐无馀事,门外频听长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