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酹江月/念奴娇》

一年好处,是霜轻尘敛,山川如洗。
晚菊留花供燕赏,金缕宝衣销地。
旧观初还,层楼相望,重见升平际。
小春时节,绮罗丛里人醉。


此日武帐贤侯,六年仁政,浃长淮千里。
欲入鹓行仍缓带,聊抚竹西歌吹。
紫塞烟清,玉关人老,宜趣朝天骑。
香尘归路,旧游回首应记。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重见太平、感到希望而又激动的心情下写成的。词中描述了山川明净,晚菊留花,重见升平的“小春”景象;同时通过想象,把笔墨落在作者在武帐山(在今安徽定远)贤侯府第中,听着箫鼓歌吹,想象到千里淮河两岸的人民即将返归故里的情景。词中表达了作者对这“小春”时节的太平景象的陶醉和喜悦,对下回城的归去怀着无限依恋的情绪。 上片起首两句把词人眼中的霜天晓日、山河明净、晚菊留花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借“霜轻”、“尘敛”表明环境是美好的,给人以明快、清新之感。这里特借菊花予以记叙,带有浓厚的人情味,约略流露出词人对故国的恋情。 “晚菊留花供燕赏,金缕宝衣销地。”晚菊花盛开,供人欣赏,金缕翠叶衬托着盛开的菊花,真是美不胜收。然而,这一切都如贵妇人的华丽金缕衣一样渐渐地接近尾声了。这一描写,由明入暗,从侧面写出“山川如洗”的时序特点。这里的“洗”字与上片中的“敛”字相呼应,可见词人并非偶尔选取“霜轻尘敛”这样的暮秋景象来表达其感情,而是有意地加以选择,用以表现他的闲适心境和对国事的恋恋不舍。 上片结尾几句,词人由明丽的自然景象描绘转入遥想未来国家太平的情景。“旧观初还”指的是当年山河破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重见升平际”指盼到了天下重归太平的那一天。“小春时节”是词人以“小春”(旧指冬日暖如春天)来形容当前美好的时令。“绮罗丛里人醉”,一个“醉”字,表达了词人对这良辰美景的陶醉。 下片起首三句:“此日武帐贤侯,六年仁政,浃长淮千里。”意为:今日重返淮河两岸,见到武帐山贤侯府第,六年仁政使淮河千里沃野浃旬再沾恩雨。词人这里以极大的希望和自豪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拥戴。接着“欲入鹓行仍缓带,聊抚竹西歌吹”表示自己仍愿做忠于朝廷的鸾凤和鸣。然而面对着千里淮河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烟波浩淼,“旧游回首应记。”使他不禁留连忘返,回到现实之后还怅然若失。 结尾几句以景语作结:紫塞烟清,玉关人老,只有归去才是出路。“朝天骑”指入朝为官。这首词和前首有所不同。它把词人的思想感情融入一派美好的自然景色之中。把词人那种心系国家安危,留恋旧游之地而又不能不离开的矛盾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风格明快、清新;用典虽多却不晦涩难懂。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宋曾协的《酹江月/念奴娇》的创作背景与屈原有关。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时节忆念屈原并抒发爱国感情之作。词中通过回忆当年为国建立功业,后来却被弃置乡野的过往,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同时对屈原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同情和哀悼。
诗词关键字: 旧观 旧游 仁政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现代]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3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