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喜迁莺 词综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编卷十一,依》

登山临水。
正桂岭瘴开,苹洲风起。
玄鹤高翔,苍鹰远击,白鹭欲飞还止。
江上层波似练,沙际行人如蚁。
目断处,见遥峰簇翠,残霞浮绮。
千里。
关塞远,雁阵不来,犹把阑干倚。
数叠悲笳,一行征旆,城郭几番成毁。
白塔前朝陵寝,青嶂故都营垒。
念往事,但寒烟满目,愁蝉盈耳。
绝、登山临水四首,仅第一首玉楼欢宴注引归潜志,作王正之。
其馀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山临水时的所思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美而又苍凉的气氛。桂岭瘴开、苹洲风起、玄鹤高翔、苍鹰远击、白鹭欲飞还止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登山临水时的所见所感。江上层波似练、沙际行人如蚁,则通过对比来突出自然环境的辽阔和人类活动的渺小。 接着,作者通过描述目断处所见到的远峰簇翠、残霞浮绮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千里关塞、雁阵不来,以及数叠悲笳、一行征旆,都暗示了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沧桑和悲凉。城郭几番成毁,更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此外,诗中还通过引用前朝陵寝和故都营垒等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这种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正是作者登山临水时所感受到的。 最后,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示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
《喜迁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澶渊之盟”有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廷震惊,真宗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主张议和,于次年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这首词就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和议的不满与批判。
上一首
《补衣》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登山 关塞 雁阵
相关诗词
  • 1
    [宋]
    春回天际,见柳眼翠窥,梅腮粉腻。
    日庆三阳,时逢千载,帷幄挺生元帅。
    亘古抚今忠义,天下安危注意。
    负英伟,信功高耿贾,勋侔霍卫。
    和气。
    东风里,楼阁五云,玉帐环珠翠。
    庙食真扬,人怀邵父,当代虎臣难比。
    拟把倩桃为寿,莫惜金花沉醉。
    受阃寄,佐君王神武,复恢舆地。
  • 2
    [宋]
    霞散绮,月沈钩。
    帘卷未央楼。
    夜凉河汉截在流。
    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
    金盘露。
    凤髓香和烟雾。
    三千珠翠拥宸游。
    水殿按凉州。
  • 3
    [唐]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
    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
    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