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喜晴》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
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立夏时节景象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直接点明了时节——立夏,天气刚刚放晴。诗人此时的心情也随之舒展开来。一个“闲”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通过对树木和溪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优美。雨后树木显得更加深润,溪流落差大,人迹罕至,增添了几分清幽。 颈联“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通过夕照、竹、园花、书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雅致。夕阳斜照在竹子上,园中的花儿落在书本附近,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状态。 尾联“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诗人自称近年来懒散笨拙,却觉得特别适合自己的幽居生活。这里的“懒拙”并非贬义,而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琐事务的疏离感,以及对幽静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立夏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雅致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通过自我调侃“懒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喜晴》是明朝张宇初的诗作。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的变化:诗歌描述了天气由雨转晴的过程,可能作于某个雨后天晴的日子。作者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心情。 2. 社会背景的影响:张宇初生活在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诗歌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受。 3. 个人经历的映射:诗歌可能也与张宇初个人的经历有关,比如他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等。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和情感。 综上所述,《喜晴》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
诗词关键字: 幽居 夕照 年来
相关诗词
  • 1
    [唐]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
    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
    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
    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
    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
    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
  • 2
    [宋]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操舟众工立噤{瘴章换辛},湿橹鑽火磨星红。
    荒蹊成潴尺寸碍,永日四望无人踪。
    一时得意数蛙黾,鸣跃振踞泥涂中。
    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含冲融。
    今晨霾噎一扫荡,义和徐行驱六龙。
    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 3
    [宋]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胜喜。
    夜间屋瓦声,如疾痛在己。
    通宵遂无寐,落势殊未已。
    禾头卧沙泥,便恐欲生耳。
    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
    即今孰主张,秋潦更如此。
    垂成又败之,天意定不尔。
    果如吾所料,林杪风忽起。
    玄云走四山,白日行万里。
    腰镰知几家,持杵者谁子。
    欢声田野间,乐事图画里。
    使君经旬忧,杯酒为一洗。
    官仓不须问,百室既盈止。
    作诗告同僚,可以贺我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