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史杂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的朝政的愤慨之声,同时也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公、不义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先,诗中明确点出“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的朝政乱象。北寺,皇宫内之北的官署,汉代置寺,历代相沿,这里借指朝廷。谗成狱,指无中生有,以谗言构陷朝中大臣,以致形成大狱。西园贿拜官,言权贵富豪贿赂宫中宦官,即可得官。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权贵与贪官相互勾结,使朝廷陷入了贪污腐败的风气之中。 接着,“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进一步表现了朝廷内部的不公与不义。这里“上书休讨贼”暗指被陷害的人上书申辩,但却无人理会。而“进爵在迎銮”则揭示了真正的贼人反而因贿赂而升官,迎銮则是指皇帝的銮驾,暗示了皇帝对朝政的不闻不问,只关心自己的享乐。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这两句则描绘了朝中大臣争相建造府第,而将军原本是负责国家重大事务的人却只能罢手。这是对朝廷内部矛盾的生动揭示,进一步暴露了朝廷的黑暗和腐败。 最后,“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以苏武不屈的节操来象征被冤枉的大臣们的不屈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公不义的朝政的无奈和悲哀。长安,借指京城。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公平正义的呼唤,让人深感痛心和反思。同时,诗中的形象和细节描绘也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这不仅是一首抨击朝政腐败的诗,更是一首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和对社会进步的期盼。
创作背景
《读史杂感》是清朝诗人吴伟业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这首诗产生于清朝初期,当时清政权刚刚建立,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吴伟业作为一位前朝遗臣,深感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同时也对清朝的统治感到不满和忧虑。因此,他通过《读史杂感》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思考。 在诗中,吴伟业借古讽今,通过咏史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评。他对于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和忠臣义士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同时,诗中还流露出对于普通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体现了吴伟业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读史杂感》的创作背景与清朝初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吴伟业对于历史和现实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词关键字: 拜官 相国 流涕
相关诗词
  • 1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2
    [现代]
    向晓星辰数点斜,云中寒日似笼纱。
    空庭老树无人见,独背春风自著花。
  • 3
    [现代]
    窗前石笋碧嶙峋,便觉仙山不远人。
    一自青牛西去后,种松皆作担囊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