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篛笠

读音:ruò lì

繁体字:篛笠

意思:(篛笠,箬笠)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唐·隐峦《牧童》诗:“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篛笠。”
  ▶宋·杨万里《丙申岁朝》诗:“山色长供青篛笠,春光不为白髭鬚。”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摺:“一撒网,一簑衣,一篛笠。”

造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笑我书生短褐温,蹇驴箬笠过前村。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青箬笠,绿荷衣,斜风细雨也须归。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首字母缩写:rl

【拼音】ruò

【篛笠开头的诗词】
《揖翠轩》
篛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
【包含篛笠的诗词】
《舟行即事》
烟暗前村树欲无,草簑篛笠一翁渔。
无端风伯吹斜雨,湿却蓬窗数册书。
上一篇
弱息
下一篇
弱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