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于喁

读音:yú yóng

繁体字:於喁

意思:相和之声。
  ▶《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陆德明释文引李轨曰:“于喁,声之相和也。”
  ▶明·汪芗《题眉嵋苍松图》诗:“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飔。”
  ▶清·钱谦益《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诗:“死已醒啽呓,生犹叹于喁。”

解释:1.相和之声。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y

【拼音】yóng

【包含于喁的诗词】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灵功阖辟司至理,于喁徐疾缘天成。
孰言坱圠妙不测,两间可配人为灵。
戴首载趺上下位,布藏列府山河萦。
肺为金官号钟磬,发声肇气从孩婴。
自兹人音极万变,出无入有诚难名。
暗哑咤叱泄忿懥,啸呼号噭摅幽情。
吻牙喉舌审清浊,徵羽宫商分重轻。
殊方虽假象胥译,至道不与人伪并。
尼丘降神继群圣,因声为教文诸经
上一篇
于虖
下一篇
于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