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ì dié
繁体字:敕牒
意思: 1.诏书的一种。 ▶《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绫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 ▶胡三省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
解释:1.诏书的一种。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详细释义: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造句:寿圣院遗址尚存封龙洞神敕牒碑。“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选拟,仍需移文都省,给降敕牒
首字母缩写:cd
【拼音】chìd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