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浮语

读音:fú yǔ

繁体字:浮語

意思:(浮语,浮语)

 1.不实在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后汉书•隗嚣传》:“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岁,厌浮语虚辞。”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臺官蒋之奇以浮语弹奏欧阳公,英宗不听。”
  ▶宋·叶适《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上意解,浮语浸息。”
 
 2.轻薄话。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贾王以为可动,复相

解释:1.不实在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2.轻薄话。

造句:还是刻意追求华而不实的虚词浮语呢?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岁,厌浮语虚辞。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他的散文从学习骈文中来,句法谨严整洁,绝少

首字母缩写:fy

【拼音】

【包含浮语的诗词】
《送熊退斋归武夷》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终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上一篇
浮实
下一篇
浮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