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ī ōu
繁体字:擊甌 意思:(击瓯,击瓯) 瓯,盛水或酒的陶瓷器。古人也用为乐器,盛水击之以和乐拍。后世演变至可单独奏乐。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击瓯》:“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县丞,充太常寺调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 ▶咸通中,有吴缤洞晓音律,亦为鼓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 ▶宋·梅尧臣《 解释:1.瓯﹐盛水或酒的陶瓷器。古人也用为乐器﹐盛水击之以和乐拍◇世演变至可单独奏乐。 详细释义:瓯,瓦盆。击瓯是一种唐代盛行的娱乐,即在瓦盆中分别加入不等的水量,利用箸来敲击,以和节拍。唐?皇甫枚?飞烟传:『善奏声,好文墨,尤工击瓯,其韵与丝竹和。』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jo
【拼音】jīō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