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句:草屦布裘轻紫绶》 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

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

意思:穿布衣草鞋轻紫色绶带,角戴纱帽换朝簪。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残句:草屦布裘轻紫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已经摒弃了华丽的官服,换上了轻便的草屦布裘,象征着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他也将传统的朝簪换成了角冠纱帽,象征着他对传统官场的决绝。 首句“草屦布裘轻紫绶”,诗人以轻便的草屦布裘来描绘自己脱离官场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淡漠和对物质生活的简朴。紫绶是古代高官所系的印绶中的紫色印带,代表了权力和地位。诗人将这种华丽的官服视为重负,轻轻松松地抛弃了它,展现了他的超脱和洒脱。 次句“角冠纱帽换朝簪”,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生活上的转变,将传统的朝簪换成了角冠纱帽。角冠纱帽是文人雅士所戴的帽子,代表着一种闲适和自由。诗人将这种帽子作为自己新的标志,表明他已经远离了官场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 在诗人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他抛弃了华丽的官服,换上了轻便的草屦布裘,也抛弃了传统的朝簪,换上了角冠纱帽。这种转变不仅是他对生活的态度转变,更是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他将角冠纱帽作为新的标志,表明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文化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由、传统与现代等问题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布裘

    读音:bù qiú

    繁体字:布裘

    意思:布制的绵衣。
      ▶唐·白居易有《新制布裘》诗。
      ▶前蜀·韦庄《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诗:“本期同此卧林丘,榾柮炉前拥布裘。”
      ▶宋·刘克庄《沁园春•送

  • 纱帽

    读音:shā mào

    繁体字:紗帽

    英语:gauze cap

    意思:(纱帽,纱帽)

     1.纱制官帽。
      ▶《北齐书•归彦传》:“齐制,宫内唯天子纱帽,臣下皆戎帽,特赐归彦纱帽以

  • 朝簪

    读音:cháo zān

    繁体字:朝簪

    意思:朝廷官员的冠饰。常用以借指京官。
      ▶唐·张说《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