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见淮山》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意思:南方不嫌远,何况在水云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初见淮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是一首表达诗人回归故乡喜悦之情的诗作,通过描绘离开国都汴口(汴梁)后,再次见到淮上山水的欣喜之情,以及归乡途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诗人通过“游宦久去国”这一经历,表达了在外漂泊的辛酸和无奈,而“扁舟今始还”则表达了终于回归故乡的喜悦之情。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为接下来的描绘和抒发打下了基础。 颔联“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诗人清晨从汴口望见淮上山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回归故乡途中的第一印象,进一步强化了喜悦之情。 颈联“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回归途中的自然美景。断岭如画,碧峰叠嶂;平沙广漠,白鸟闲飞。这一联以景色的幽美和意象的清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尾联“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诗人以“不厌远”表达了对回归之路的喜爱,以“水云间”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美好和神秘。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回归故乡的喜悦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云间

    读音:yún jiān

    繁体字:雲間

    意思:(云间,云间)

     1.指天上。
      ▶南朝·梁·刘孝威《斗鸡篇》:“愿赐淮南药,一使云间翔。”
      ▶金·元好问《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