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意思:由于来洗帽带处,渔夫爱沧浪。
出自作者[唐]张南史的《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是一首描绘淮海战场和江边关隘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思和悲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鹊绕树”、“雁随阳”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首联“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描绘了淮海战场的风涛景象,以及江边关隘的忧思之情。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淮海战场的风涛比作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将江边关隘的忧思之情比作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颔联“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通过描述诗人独自坐在江边,看到孤雁南飞、鹊绕树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这里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将孤雁和鹊赋予了人的情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山晚云藏雪,汀寒月照霜”,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云雾弥漫、寒气逼人,汀洲寒月照霜的画面。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战争、追求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手法,将渔父比作隐逸之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淮海战场和江边关隘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思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