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

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

意思:默识沟通是关键,声闻、缘觉都落空。

出自作者[元]李道纯的《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歌,主要表达了“默”与“说”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真正的金丹秘诀不在于言语,而在于默默领悟。只有通过内心的默识潜通,才能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 诗中提到:“默即说兮,这说处、元来有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沉默中也有言语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我们保持沉默时,我们的内心其实在默默地思考和领悟。因此,作者认为,真正的金丹秘诀不在于言语,而在于默默领悟。 诗中还提到:“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内心的默识潜通,才能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而那些只依靠听闻和观察的人,都无法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 最后,诗中提到:“将默默、说说尽掀翻,天机泄。”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够将内心的默与外在的说相结合,那么我们就能够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默即说兮,这说处、元来有默。
只默说便是,金丹秘诀。
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
向说中、认得默之根,无生灭。
会说底,非干舌。
与默底,无差别。
这默底宁如,说底亲切。
若向不言中得趣,便于不默俱通彻。
将默默、说说尽掀翻,天机泄。

关键词解释

  • 声闻

    读音:shēng wén

    繁体字:聲聞

    英语:prestige; reputation

    意思:(声闻,声闻)
    I
    梵文的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
      

  • 大要

    读音:dà yào

    繁体字:大要

    短语:轮廓 概况 廓

    英语:abstract

    意思:
     1.要旨;概要。
      ▶《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术……大要在乎先

  • 默识

    引用解释

    暗中记住。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孔融<荐祢衡表>》:“ 弘羊 潜计, 安世 默识,以 衡 準之,诚不足怪。” 李善 注引《汉书》:“ 张安世 ,字 少孺 ,为郎。上行幸 河 东,尝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 安世 识之,具作其事。”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

  • 潜通

    读音:qián tōng

    繁体字:潛通

    意思:(潜通,潜通)
    暗通;私通。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皇》:“指天画地,神化潜通。”
      ▶汉·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
      ▶

  • 虚设

    读音:xū shè

    繁体字:虛設

    短语:幻 假想 设 虚设 假设

    英语:nominal

    意思:(虚设,虚设)

     1.空安置。
      ▶汉·蔡邕《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