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乌江宝泉寺南山望金陵作》 我爱金陵望不厌,独寻微迳蹑晴岚。

我爱金陵望不厌,独寻微迳蹑晴岚。

意思:我爱金陵望不厌倦,只有寻找微经追踪晴岚。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登乌江宝泉寺南山望金陵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金陵赞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金陵美景的热爱和沉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我爱金陵望不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的热爱,以及他看不够这座城市的情感。这种直接而热烈的开篇,让读者能够立即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 然后,诗人用“独寻微迳蹑晴岚”描绘了他独自寻找小径,踏着晴朗的山岚,进一步展现了他对金陵的探索和向往。 颔联“柔桑浅草三月尾,踊塔飞楼一水南”中,诗人用柔桑、浅草、踊塔、飞楼等元素,精细描绘了金陵的景色,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生机。 颈联“苒苒流云牵仿像,迟迟艳日助醺酣”中,诗人借助流云和艳日,表达了他对金陵的思念之情。流云仿佛是牵引着他的思念,艳日则让他的思念更加深沉。 最后,尾联“何须拊手歌桃叶,已觉王郎思不堪”中,诗人通过“桃叶”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金陵的情感已经深沉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情感饱满,描绘细腻,通过对金陵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热爱。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爱金陵望不厌,独寻微迳蹑晴岚。
柔桑浅草三月尾,踊塔飞楼一水南。
苒苒流云牵仿像,迟迟艳日助醺酣。
何须拊手歌桃叶,已觉王郎思不堪。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晴岚

    读音:qíng lán

    繁体字:晴嵐

    意思:(晴岚,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郑谷《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宋·周邦彦《渡江云》词:“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寻微

    读音:xún wēi

    繁体字:尋微

    意思:(寻微,寻微)
    探究微细的迹象或玄妙的道理。
      ▶晋·葛洪《抱朴子•嘉遯》:“昔箕子睹象箸而流泣,尼父闻偶葬而永叹,盖寻微以知着,原始以见终。”
      ▶南朝·宋·刘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