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归黔府》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意思: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旗红。

出自作者[唐]司空曙的《送人归黔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这首诗的开头“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就以壮观的景色入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场画面。 “伏波”指的是古代的伏波将军,他常常使用箫鼓进行指挥。“水云中”则描绘了战场的氛围,既表现了战场的险恶,又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长戟如霜大旆红”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象,长戟如霜,大旗鲜红,这是战争的象征,也是诗人对战争的描绘和赞美。 “油幕晓开飞鸟绝,翩翩上将独趋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肃杀气氛。“油幕晓开”描绘了清晨战场上的油布帐篷打开,飞鸟绝迹,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肃杀和恐怖。而“翩翩上将独趋风”则描绘了上将在风中独自行进的形象,表现了他的英勇和决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英勇和决断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的意境雄浑,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油幕晓开飞鸟绝,翩翩上将独趋风。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伏波

    读音:fú bō

    繁体字:伏波

    意思:
     1.汉将军名号。
      ▶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宋·鲍照《代苦热行》:“戈船荣既薄,伏波赏亦微。

  • 箫鼓

    读音:xiāo gǔ

    繁体字:簫鼓

    意思:(箫鼓,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

  • 中长

    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 周祖谟 校释:“所谓中长者,指与人高度同等之义。”

    读音:zhōng chá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