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北平公挽歌》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意思:北里清脆的声音了,南陔芳草残。

出自作者[唐]上官仪的《故北平公挽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以木叶凋落、园林空旷来表现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消逝。庭中空旷,风露寒冷,更加强化了这种萧瑟的氛围。 诗中提到“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这里的“北里”和“南陔”分别指代北方和南方的地名,意味着诗人身处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生机。清音已绝,芳草残存,形象地反映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改变。 接下来的“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剑和冠赋予了生命,使它们具有了远大的气概和崇高的品质。这里的剑和冠象征着英勇和尊贵,但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它们也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 最后两句“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以琴台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琴台上空无一人,只有秋日的阴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这里的“井干”指的是井边的石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枯萎。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英勇、尊贵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境也给人以一种孤独、忧郁的感觉,使人不禁陷入对生命和时间的沉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作者介绍 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关键词解释

  • 北里

    读音:běi lǐ

    繁体字:北裏

    英语:Puk-ri

    意思:
     1.古舞曲名。
      ▶《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

  • 清音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