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以木叶凋落、园林空旷来表现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消逝。庭中空旷,风露寒冷,更加强化了这种萧瑟的氛围。 诗中提到“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这里的“北里”和“南陔”分别指代北方和南方的地名,意味着诗人身处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生机。清音已绝,芳草残存,形象地反映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改变。 接下来的“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剑和冠赋予了生命,使它们具有了远大的气概和崇高的品质。这里的剑和冠象征着英勇和尊贵,但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它们也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 最后两句“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以琴台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琴台上空无一人,只有秋日的阴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这里的“井干”指的是井边的石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枯萎。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英勇、尊贵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境也给人以一种孤独、忧郁的感觉,使人不禁陷入对生命和时间的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