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静轩》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意思:圣贤学问只知道停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题静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身养性和学问的深刻见解,它以一种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于静动关系的理解,对于圣贤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于修养方法的建议。 首句“主静非专在静时,至於动处亦随之”,强调了静并非只是表面的静止,而是包含了深层的内心平静。这种平静并不仅仅存在于静时的状态,更在于动时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像一个稳定的湖面,即使表面看起来平静无波,但湖底的深处却是宁静的。这种静动相生的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修身养性之道有着重要的启示。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知止并非是指停止追求,而是指在追求的过程中,要适可而止,保持适度的平衡。敬和义是学问和道德的核心,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敬畏,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所养勿忘由勿助,其中何虑又何思”这两句是对于修养方法的建议。修养的关键在于自我培养,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和帮助。这里的“勿忘”和“由勿助”都是指在修养的过程中,要保持自我意识,但又不要过度干预和帮助。这样既能保持自我成长,又能避免过度焦虑和思考。 最后,“莫教鹘突名轩意,物诱情迁几坐驰”是对修身养性的总结。修身养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名利之心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同时,也要注意外界的诱惑和变化,不要让情感轻易地被转移和冲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于静动关系的理解,对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修养方法的建议。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同时也要在追求学问和道德的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平衡。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反复品味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主静非专在静时,至於动处亦随之。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所养勿忘由勿助,其中何虑又何思。
莫教鹘突名轩意,物诱情迁几坐驰。
作者介绍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关键词解释

  • 夹持

    读音:jiā chí

    繁体字:夾持

    意思:(夹持,夹持)
    I
    犹夹辅,匡助。
       ▶《朱子语类》卷七十:“自是小人皆不敢为非,被君子夹持得皆不敢为非,被君子夹持得皆革面做好人了。”
       ▶明·李贽《

  • 圣贤

    读音:shèng xián

    繁体字:聖賢

    短语:完人 先知 圣 贤 哲

    英语:oracle

    意思:(圣贤,圣贤)

     1.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

  • 工夫

    读音:gōng fū

    繁体字:工夫

    短语:年华 时光 时 时空 日 辰 流年 岁月

    英语:labor

    意思:
     1.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晋

  • 学问

    读音:xué wèn

    繁体字:學問

    短语:

    英语:learning

    意思:(学问,学问)

     1.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语出《易•干》:“君子学以聚之,问

  • 义工

    读音:拼音:yì gōng

    义工的解释

    1、自愿参加的无报酬的公益性工作:学生们在居委会干部指导下从事义工。2、从事义工的人:退休后他到福利院当起了义工。

    词语分解

    • 义的解释 义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