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徐鼎臣常侍》 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载苇学僧家。

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载苇学僧家。

意思:被劝说下朝没有一件事,小水池载苇学僧家。

出自作者[宋]释印粲的《赠徐鼎臣常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官员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他深沉,审慎,焚稿决策的过程,最后展示了他清净、恬淡的生活追求。 首联“不将才名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名声。他不轻易夸耀自己的才华,但人们却对他的名声敬仰有加,甚至传遍海角天涯。 颔联“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在明亮的月光下,穿着朝服,静听宫漏,等待更阑时分,打扫宫花。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恭敬、勤勉和尽职。 颈联“谏书未上先焚稿,御笔曾传立草麻”揭示了诗人作为谏官的决策过程。他在上奏谏书之前,先将草稿焚毁,这表现出他的审慎和深沉。而“御笔曾传立草麻”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果断。 尾联“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载苇学僧家”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他在下朝后,无事可做,便在小池边种苇,学习僧家的生活。这一联展现了诗人的清净、恬淡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决策过程和生活追求,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声名远扬、审慎深沉、清净恬淡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将才名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
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
谏书未上先焚稿,御笔曾传立草麻。
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载苇学僧家。

关键词解释

  • 学僧

    读音:xué sēng

    繁体字:學僧

    意思:(学僧,学僧)
    谓有学识的僧侣。
      ▶明·高启《赠朱山人》诗:“学僧持净律,避客录奇方。”

    解释:1.谓有学识的僧侣。

  • 一事

    读音:yī shì

    繁体字:一事

    英语:be related (organizationally or professionally)

    意思:
     1.一件事。
      ▶《淮南子•缪称训》:“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 僧家

    读音:sēng jiā

    繁体字:僧家

    意思:
     1.僧人,和尚。
      ▶唐·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