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刻一叶,未就骨已朽。
                        
                         
                            
意思:三年刻一页,未完成骨已腐朽。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事如浮云,可翫不可有。三年刻一叶,未就骨已朽。》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艺术的独特理解。
首句“万事如浮云”,以浮云的漂泊不定为喻,描绘了世事的纷繁和无常。在诗人看来,万事万物都如同浮云一般,瞬息万变,无法把握。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看淡、看透的智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可翫不可有”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应该把世事看作是可欣赏、可玩味的,但不可过于执着和迷恋。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通达理解,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适度的热情,不过分沉溺于世事。
接下来,“三年刻一叶,未就骨已朽”一句,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他在艺术中的追求和挫折。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用三年的时间去雕刻一片叶子,但在还未完成时,他的手指已经因为寒冷而变得僵硬,以至于他的骨头都开始腐朽了。这个细节描绘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和坚韧,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艰难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它提醒我们,应该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事,但同时也要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