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甘露寺北轩》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意思:我很高可以玩弄桓伊笛,缥缈应该听说子晋笙。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蓬莱宫里漫步,欣赏着美景,聆听着美妙的音乐,感受着秋天的气息,以及想象着未来的自由。 首句“曾上蓬莱宫里行”,诗人描述了自己曾经在蓬莱宫里漫步的经历,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蓬莱宫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诗人用它来象征美好的地方,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北轩栏槛最留情”表明诗人对北轩栏槛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留情”表达出诗人对这里的景色和环境的深深喜爱和留恋。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吹奏桓伊的笛子,感受着音乐的缥缈之感,同时也想象着自己听到子晋的笙声,感受到音乐的宁静和美好。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想象自己站在海边,看到秋天的海水和远处的海门,感受到秋天的寂静和美丽;同时又想象着隋苑的晚钟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最后,“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由向往和追求。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会像荷衣一样自由自在,不再向山僧道姓名,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自由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想象,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子晋

    读音:zǐ jìn

    繁体字:子晉

    意思:(子晋,子晋)
    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昔子晋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灵王不责

  • 孤高

    读音:gū gāo

    繁体字:孤高

    英语:haughty and aloof

    意思:
     1.孤立高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 缥缈

    读音:piāo miǎo

    繁体字:縹緲

    英语:dimly discernible; misty

    意思:(缥缈,缥缈)
    亦作“缥眇”。亦作“缥渺”。
     
     1.高远隐约貌。

  • 桓伊

    读音:huán yī

    词语解释

    ⒈  东晋谯郡fc58(今安徽宿县境内)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淝水之战立有大功。曾抚筝而歌,讽谏孝武帝应和宰相谢安合作。又曾在青溪河边应王徽之要求,奏笛曲《三调》,奏毕即离去。明代《神奇秘谱》所载琴曲《梅花三弄》,据说即根据此笛曲改编而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