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屏居春日》 汉人尚自嘲频解,犹得凝神守泊如。

汉人尚自嘲频解,犹得凝神守泊如。

意思:汉朝人崇尚自我嘲讽频解,还得聚精会神守淡泊如。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屏居春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初服仍从洛涘居”,诗人通过描绘洛河边的环境,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首句“初服仍从洛涘居”中,“初服”指的是诗人的田园生活,“洛涘”则是指洛河之滨,一个宁静、自然、远离尘嚣的地方。诗人选择在这里居住,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鸣蛙铙吹满前除”一句,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洛河边的自然环境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蛙鸣声声,伴随着军乐般的铙吹声,充满了前方的田野。这种描绘,既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露园柘弹愁逢雀”一句,诗人用“柘弹”这一物件和“愁逢雀”这一情景,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恶。在露天的园子里,诗人可能会遇到飞鸟,但这种自然现象反而增添了田园的生机和活力,而非诗人所担忧的“愁”。 “磻渚璜钩枉饵鱼”一句,诗人用“磻渚”这个地名和“璜钩”这一物件,表达了对钓鱼的喜爱。在溪流边垂钓,是诗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之一。 “蜡屐幽怀高下齿。斲轮真想古今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阅读习惯和对知识的渴望。“蜡屐”指的是用蜡封住屐齿,以便于长时间携带书籍,“真想”则是指对知识的追求和思考。“古今书”则是指诗人对历史和经典的热爱。 最后一句“汉人尚自嘲频解,犹得凝神守泊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汉人”指的是古代人,他们的生活虽然也有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从中找到乐趣。诗人的这种态度,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和阅读习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人的乐观和坚韧也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服仍从洛涘居,鸣蛙铙吹满前除。
露园柘弹愁逢雀,磻渚璜钩枉饵鱼。
蜡屐幽怀高下齿。
斲轮真想古今书。
汉人尚自嘲频解,犹得凝神守泊如。

关键词解释

  • 汉人

    读音:hàn rén

    繁体字:漢人

    英语:Han Chinese person or people

    意思:(汉人,汉人)

     1.汉族人。
      ▶《汉书•匈奴传下》:“近西羌保塞,

  • 凝神

    读音:níng shén

    繁体字:凝神

    英语:contemplation

    意思:聚精会神。
      ▶《庄子•达生》:“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南朝·宋·颜延之《五

  • 自嘲

    读音:zì cháo

    繁体字:自嘲

    英语:self-mockery

    意思:自我嘲笑;自我解嘲。
      ▶宋·陆游《自嘲解嘲》诗:“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明·何景明《昔游篇》:“金

  • 尚自

    读音:shàng zì

    繁体字:尚自

    意思:犹自;尚且。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弟子尚自如斯。”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没事尚自生事,把人寻不是。”
      ▶《水浒传》第

  • 神守

    引用解释

    1.犹神情。《三国志·蜀志·蒋琬传》:“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 琬 出类拔萃,处羣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2.精神内聚。《宋书·南郡王义宣传》:“ 义宣 惛垫,无復神守。”

    3.鳖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鳖》:“鱉行蹩躄,故谓之鱉。《淮南子》曰:‘鱉

  • 泊如

    读音:bó rú

    繁体字:泊如

    意思:恬淡无欲貌。
      ▶《汉书•扬雄传下》:“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宋·叶适《叶君宗儒墓志铭》:“父良臣,有尘外趣,虽在田野,而散朗简远,言不及利,对之泊如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