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方员外之庐陵》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意思:温温霜天皮,细细暑天烯。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送方员外之庐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对与友人离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人的赞美。 首段中,作者表达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经历,从未有过离别的忧虑,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充满了悲伤,如同失去了一群伙伴。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作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认为他无论说话还是沉默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作者还对友人的衣着进行了赞美,认为他在寒冷的霜天中穿着温暖的大衣,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穿着适当的衣服,不需要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自然适合时宜。这种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欣赏。 随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惋惜之情,认为自己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友人的离去就像失去了一个朋友一样令人心痛。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感谢友人陪伴自己度过了许多时光。 最后,作者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包括端午节的高花开榴葵、击鼓行舟等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赠别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在羁旅,未尝忧别离。
如何与君辞,怆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俦,语默皆可师。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不劳绮绣文,自然适时宜。
嗟我百无补,不异面有眉。
既乏视听功,宁免耳目嗤。
君行值重午,高花发榴葵。
荆人击鼍鼓,舟楫挟两旗。
当时怀沙心,后世为水嬉。
作歌赠君别,秋风以为期。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霜天

    读音:shuāng tiān

    繁体字:霜天

    英语:cold weather

    意思:
     1.深秋的天空。
      ▶南朝·梁简文帝《咏云》:“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
      ▶隋·薛道衡

  • 温温

    读音:wēn wēn

    繁体字:溫溫

    意思:(温温,温温)

     1.柔和貌;谦和貌。
      ▶《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郑玄笺:“温温,柔和也。”
      ▶唐·杜甫《赠郑

  • 细细

    读音:xì xì

    繁体字:細細

    英语:fine; very small; tiny; trivial

    意思:(细细,细细)

     1.轻微。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

  • 暑絺

    读音:shǔ chī

    繁体字:暑絺

    意思:暑天穿的细葛布衣。
      ▶唐·王周《蚋子赋》:“伺暑絺之漏露,啐丰肌而睥睨。”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夫生民晨作夜寝,早起晡食,寒絮暑絺,常忽而不为之节,何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