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冷,风细细。
意思:秋天冷,风细细。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婆罗门令》
全文赏析
【注释】:
此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他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全词通篇写中宵梦醒情景,却从睡前、睡梦、醒后几方面叙来 ,有倒插 、有伏笔、有补笔,前后照应;从一已相思写起,而以彼此相思作结,写得飞扬灵动,层次清晰,清新质朴,凝炼生动。
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昨夜是这样和衣而睡,今夜又这样和衣而睡。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衣睡”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就写尽了游子苦辛和孤眠滋味。两句纯用口语,几乎逐字重复,于次句着一“又”字,传达出一种因生活单调腻味而极不耐烦的情绪。以下三句倒插,写入睡之前,先喝过一阵闷酒。“小饮”,可见未尽兴 ,因为客中独酌毫无意趣可言 。但一饮饮到“初更过”,又可见有许多愁闷待酒消遣,独饮虽无意兴,仍是醉醺醺归来。“醺醺醉”三字,既承上说明了何以和衣而睡的原因,又为下面写追寻梦境伏笔。
“ 何事还惊起”用设问的语气,便加强了表情作用,使读者感到梦醒人的满腔幽怨 。“霜天冷,风细细”是其肤觉感受;“闪闪灯摇曳”则是其视觉感受。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过片撇开景语,继惊梦写孤眠寂寞的心情。主人公此时展转反侧不能成眠,想要重温旧梦,而不复可得 。“重追想”三字对上片所略过的情事作了补充,原来在醉归后短暂的一觉中,他曾做上一个好梦,与情人同衾共枕、备极欢洽。此处作者用反衬手法,梦越好 ,越显得梦醒后的可悲 。相思情切与好梦难继成了尖锐的矛盾。紧接两个对句就极写这种复杂的心绪 ,每一句中又有强烈对比 :“寸心”对“万绪”写出其感情负荷之沉重难堪;“咫尺”对“千里”则表现出梦见而醒失之的无限惆怅。此下一气蝉联,谓彼此天各一方,空怀相思之情而无计相就,辜负如此良宵。所谓“好景良天”,也就是“良辰美景虚设”之省言。“彼此”二字读断,更能产生“人成各,今非昨”的意味。全词至此,由写一已的相思而牵连到对方同样难堪的处境,意蕴便更深入一层。“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两句意思对照,但只更换首尾二字,且于尾字用韵。由于数字相同,则更换的字特别是作韵脚的末一字大为突出,“有意”、“无计”的内心矛盾由此得到强调 。结尾巧用重复修辞的手法,前后照应,层次丰富,而意境浑然,颇耐人寻味。
相关句子
- 霜天冷,风细细。-- 出自《婆罗门令》作者:[宋]柳永
-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出自《送方员外之庐陵》作者:[明]杨基
- 霜天奇绝。-- 出自《减字木兰花·霜天奇绝》作者:[宋]姚述尧
- 霜天清晓。-- 出自《喜迁莺·霜天清晓》作者:[宋]蔡挺
- 败叶霜天晓。-- 出自《品令·败叶霜天晓》作者:[宋]黄庭坚
- 霜天林木燥。-- 出自《和裴仪同秋日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霜天净。-- 出自《万年春 衲衣》作者:[元]丘处机
- 霜天晚。-- 出自《点绛唇·莫问重阳》作者:[宋]向子諲
- 霜天晓角。-- 出自《霜天晓角·霜天晓角》作者:[宋]刘过
- 清夜霜天。-- 出自《益寿美金花》作者:[元]侯善渊
- 细细风来细细香。-- 出自《南乡子·雨後斜阳》作者:[宋]欧阳修
-
细细数归程。-- 出自《菩萨蛮·小楼不放珠帘卷》作者:[宋]向滈
- 细细酌。-- 出自《秋霁·木落山明》作者:[宋]曾纡
- 黄花细细开。-- 出自《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作者:[元]元好问
- 细细晚波平。-- 出自《菩萨蛮·江天淡碧云如扫》作者:[宋]陆游
- 金风细细。-- 出自《清平乐·金风细细》作者:[宋]晏殊
- 细细传不二。-- 出自《归朝欢·天地初分何处寄》作者:[宋]无名氏
- 细细传不二。-- 出自《归朝欢·天地初分何处寄》作者:[元]王哲
- 孤香细细。-- 出自《瑞鹤仙·馆娃春睡起》作者:[宋]史达祖
- 月冷风清。-- 出自《减字木兰花·茫茫云海》作者:[宋]李纲
-
冷风吹度。-- 出自《点绛唇·惨惨春阴》作者:[宋]曹勋
- 冷风来何处香?-- 出自《双调·水仙花》作者:[元]乔吉
- 寒窗露冷风清。-- 出自《清平乐·鸿来燕去》作者:[宋]赵长卿
- 胎仙八表冷风。-- 出自《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作者:[元]元好问
- 为诗翁、露冷风清。-- 出自《于飞乐·水边山》作者:[宋]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