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斋水阁闲书·相如》 就下其谁不许,如愚是处皆安。

就下其谁不许,如愚是处皆安。

意思:在下面的谁不同意,如果我到处都安全。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相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相如何必称病,靖节奚须去官》。这首诗的作者对“病”和“官”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先,“相如何必称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病”的态度。这里的“病”并非指身体疾病,而是指生活中的困扰、困扰和挫折。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困扰而自怜自艾,更不必因此而逃避生活,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靖节奚须去官”一句,则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坚持原则的追求。陶渊明不为权贵折腰,作者以此为例,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和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就下其谁不许”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尊重。这里的“其谁”指的是任何人和任何力量,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坚定信念和无所畏惧的态度。 “如愚是处皆安”一句,则是对“愚人”的赞美。作者认为,真正的智者并非那些聪明伶俐的人,而是那些能够保持本真、安于平凡的人。这样的人不会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影响,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即面对困扰和挫折要积极向上,坚持原则,追求自由,安于平凡。这些观点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社会和政治领域。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如何必称病,靖节奚须去官。
就下其谁不许,如愚是处皆安。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不许

    读音:bù xǔ

    繁体字:不許

    短语:不能 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英语:not allow

    意思:(不许,不许)

     1.不允许。
      ▶《左传•僖

  • 是处

    读音:shì chù

    繁体字:是處

    意思:(是处,是处)

     1.到处;处处。
      ▶《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宋·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