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事十首》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

意思:汉重貂瑺鼎轴轻,力扶弱势依赖公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书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评朝廷中的弱势群体和贪官污吏。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情况的观察,表达了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首联“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认为朝廷中权贵势力过于强大,而弱势群体则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只有依靠公卿的努力,才能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颔联“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表达了对敢于直言、敢于斗争的公卿的赞美。他们像张□一样,敢于弹劾贪官污吏,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他们像中书石一样,即使遭受打击,也能重新站起来,继续为正义而战。 颈联“伺夜九头犹作崇,过时百舌未收声”,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批判和对正义的坚守。这里用“九头虫”和“百舌鸟”的形象,比喻黑暗势力在黑夜中猖獗,而正义的声音却难以被听到和收效。 尾联“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用虞舜时的凤凰不鸣的典故,表达了对朝廷中噤若寒蝉的现象的担忧。作者询问为何朝廷中如此沉寂,为何不敢发出正义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黑暗势力和噤若寒蝉现象的批判。诗中语言犀利,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
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
伺夜九头犹作崇,过时百舌未收声。
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弱势

    读音:拼音:ruò shì

    弱势的解释

    1、变弱的趋势:股票市场渐显弱势。2、力量弱小的: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

    词语分解

    • 弱的解释 弱 ò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柔
  • 貂珰

    读音:diāo dāng

    繁体字:貂璫

    意思:(貂珰,貂珰)

     1.貂尾和金、银珰,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汉·应劭《汉官仪》卷上:“中当侍,秦官也。
      ▶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

  • 鼎轴

    读音:dǐng zhóu

    繁体字:鼎軸

    意思:(鼎轴,鼎轴)
    宰辅;宰相。
      ▶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
      ▶宋·司马光《寒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