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

意思:写信给天公一破颜,逃避北狄趋南蛮。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邵州(今湖南邵阳)的独特风情,表达了作者对邵州风土人情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句“邵州正月风气殊,鹑尾之南更山坞”,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邵州正月的气候特点,以及这个南方城市山峦环绕的地理环境。这里的风气独特,山峦叠嶂,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昨日已见三月花,今夜还闻五更雨”,诗人通过描绘早春的花朵和夜晚的雨声,展示了邵州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春天来得早,花儿在三月就已经盛开,而夜晚的雨声则增添了春天的韵味。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这里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天公比作一位仁慈的长者,希望它能破颜一笑,驱散阴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他希望逃离北方的侵略者,奔向南方,这暗示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梦到龙门听涧水,觉来檐溜正潺潺”,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梦到龙门听涧水的场景,以及醒来时听到屋檐下的流水声。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邵州的独特风情,表达了作者对邵州风土人情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邵州正月风气殊,鹑尾之南更山坞。
昨日已见三月花,今夜还闻五更雨。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
梦到龙门听涧水,觉来檐溜正潺潺。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走避

    读音:zǒu bì

    繁体字:走避

    英语:To walk away, to avoid.

    意思:躲避;逃避。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二刻拍

  • 南蛮

    读音:nán mán

    繁体字:南蠻

    意思:(南蛮,南蛮)

     1.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礼记•曲礼下》:“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

  • 天公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公

    英语:ruler of heaven; God

    意思:天。以天拟人,故称。
      ▶《尚书大传》卷五:“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天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