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读。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去古既远,
读音:lǔ yú
繁体字:魯魚
意思:(鲁鱼,鲁鱼)“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南朝·陈徐陵《<玉臺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宋·杨亿《
读音:hài shǐ
繁体字:亥豕
意思: 1.《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
读音:jiào chóu
繁体字:校讎
英语:collate
意思:(校雠,校雠)亦作“校仇2”。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