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意思:豆羹采野菜,鼎吃厌好饭菜。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联“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作者认为,只有通过采摘藜藿(一种野菜)来煮豆羹,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本质,而鼎食粱肉等豪华生活只是表面的奢华,无法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颔联“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认为,一个有志向的士人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胸怀大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颈联“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真理的追求。作者认为,世上的事物都是短暂的,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永恒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尾联“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作者认为,与朋友一起探讨玄学,一起分享人生的经验和智慧,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充满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关键词解释

  • 豆羹

    读音:dòu gēng

    繁体字:豆羹

    英语:bean paste

    意思:
     1.豆器中的羹。喻微小、细微。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

  • 藜藿

    读音:lí huò

    繁体字:藜藿

    英语:coarse food

    意思:
     1.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饭菜。
      ▶《韩非子•五蠹》:“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文选•曹植<七启

  • 粱肉

    读音:liáng ròu

    繁体字:粱肉

    英语:choice food

    意思:以粱为饭,以肉为肴。指精美的膳食。
      ▶《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
      ▶唐·杜甫《醉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