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劝孝》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意思:顺承还怕没有酬恩,何况敢忘记恩典为悖逆。

出自作者[宋]赵与泌的《劝孝》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孝顺的赞美。 首先,诗中通过“蓼莪思二亲”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作者认为父母之恩无与伦比,他们生养、抚育自己,经历了种种艰辛,为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感恩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其次,诗中通过“吴天于我心罔极”、“顺承犹恐莫酬恩”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敬爱和担忧之情。作者担心自己无法回报父母的恩情,因此不敢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不敢忘恩负义。 此外,诗中还通过“此邦由来多孝义”、“人心天理不相远”等句,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弘扬。作者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作者也批评了薄恶习俗和不良行为,如“枭獍之徒肆其悍”,这种行为是不孝、悖德、悖礼的,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 最后,诗中通过“在汝当为反哺乌”、“在汝当为羊跽乳”等句,表达了对孝顺行为的赞美和鼓励。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像乌鸦反哺、羊儿跪乳一样,对待父母要有孝顺之心,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比喻贴切,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孝顺的赞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这子欲报德,吴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关键词解释

  • 顺承

    读音:shùn chéng

    繁体字:順承

    意思:(顺承,顺承)

     1.顺从承受。
      ▶《易•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孔颖达疏:“乃顺承天者,干是刚健,能统领于天,坤是阴

  • 忘恩

    读音:wàng ēn

    繁体字:忘恩

    造句:

  • 悖逆

    读音:bèi nì

    繁体字:悖逆

    英语:disloyal; treasonable; rebellious

    意思:
     1.违逆;忤逆。
      ▶《礼记•祭义》:“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