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柳枝二十韵》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意思:
袖子是收声点,钗便到节送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杨柳枝二十韵》
全文赏析
【注释】:
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故赋之。
相关句子
泪痕沾井干,舞袖为谁长。
-- 出自《铜雀妓》作者:[唐]刘方平
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 出自《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作者:[唐]李白
回风舞袖为君举,歌声窈窕一何长。
-- 出自《白纻四时词(四首)》作者:[明]孙蕡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 出自《胡腾儿》作者:[唐]李端
折腰翘袖为公寿,愿赞监军早戢戈。
-- 出自《次彦深韵》作者:[宋]洪皓
昂首一鸣,天雷收声。
-- 出自《后天马歌》作者:[宋]何麟瑞
管教檐溜便收声。
--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吴潜
叠鼓收声帆影乱。
-- 出自《渔家傲·深意缠绵歌宛转》作者:[宋]谭宣子
万籁收声天地静。
-- 出自《减字木兰花·神闲意定》作者:[宋]苏轼
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
-- 出自《颂古八首》作者:[宋]释道印
粉省收声,早云霄自致。
-- 出自《醉蓬莱·庆长庚协梦》作者:[宋]无名氏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 出自《明发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冈铺》作者:[宋]杨万里
鱼为贪钩得,蛾因赴火焦。
-- 出自《闲来》作者:[宋]司马光
因赴山中约,归途带暝痕。
-- 出自《和胡教授山庵见访归韵》作者:[宋]释圆悟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 出自《寄题张秀才此君亭》作者:[宋]金君卿
诗句原文
小妓携桃叶,新声蹋柳枝。
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
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
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
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
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
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收声
读音:
shōu shēng
繁体字:
收聲
意思:
(收声,收声)
止声;销声。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唐·韩愈《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收声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