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胡腾儿》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意思:帐前跪着做本语音,沿襟搅拌袖为你跳舞。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胡腾儿》

全文创作背景

《胡腾儿》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唐代宗时期,河西、陇右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据,导致许多原住民流离失所,沦落异乡。这些人流亡到其他地方后,常常通过表演歌舞来维生,诗中的胡腾儿就是这些艺人中的一员。作者李端通过这首诗,描述了胡腾儿的精湛表演,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土沦陷的悲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音语

    引用解释

    言语。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耳能遍内外,通音语。”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 叔渊材 好谈兵,晓大乐,通知诸国音语。”

    读音:yīn y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