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行香子 遇师》 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意思:就风清,早晨玉皇帝,曾行香。

出自作者[元]王处一的《行香子 遇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道教诗歌,以道教修行和信仰为主题。让我们逐步来赏析一下。 首先,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时间——重阳节,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感受和经历。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九月九日,是祭祖、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的节日。 诗的前两句“定八年间,得遇重阳。感真慈、诀破心王。”描绘了诗人在八年的时间里,有幸遇到重阳节,并感受到了来自真慈的启示,这可能意味着他在此期间通过修行或悟道,内心得到了升华。 “清中诱化,静里斟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清静中思考,寻求内心的变化和提升。这里的“清中诱化”可能指的是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清晰来引导和影响他。 “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洞也抱一无离,应物圆方。”这里描绘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体验,看到了紫霞、祥风和云光的聚集,这可能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升华和净化。而“洞也抱一无离”可能指的是他领悟到道教的无常观,即万物皆有联系,一切皆无分离。 “唤东牟、得道婴郎。”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通过修行,已经达到了得道的境界,就像东牟得道的婴郎一样。 “丹成果满,披挂霓裳。”这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修行成果,他的内心已经如同丹果般成熟,可以披挂霓裳,即穿上道教的霓裳羽衣,象征他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修行者。 “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最后三句描绘了诗人已经达到了三清境地,可以朝见玉帝,并且已经习惯了修行和朝香的生活。三清是道教最高神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这里可能指诗人已经达到了最高的修行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通过修行达到得道境界的诗人形象,通过重阳节的体验和感受,表达了他对道教信仰的坚定和修行成果的自豪。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道教的无常观和修行观,即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清晰来引导和影响自己,达到最高的修行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定八年间,得遇重阳。
感真慈、诀破心王。
清中诱化,静里斟量。
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
洞也抱一无离,应物圆方。
唤东牟、得道婴郎。
丹成果满,披挂霓裳。
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关键词解释

  • 玉帝

    读音:yù dì

    繁体字:玉帝

    英语:the Jade Emperor

    意思:即玉皇。
      ▶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
      ▶唐·王维《金屑泉》诗:“

  • 三清

    读音:sān qīng

    繁体字:三清

    英语:triple purity

    意思: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

  • 便风

    读音:biàn fēng

    繁体字:便風

    意思:(便风,便风)
    顺风。
      ▶《陈书•华皎传》:“及闻徐度趋湘州,乃率兵自巴、郢因便风下战。”
      ▶宋·陆游《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诗:“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

  • 行香

    读音:xíng xiāng

    繁体字:行香

    英语:hold or participate in a prayer service at a temple

    意思: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